题王山人草斋

筑室凫溪上,松门日夜开。

家贫无雀入,山好有僧来。

雨漏重苫草,年深旋积苔。

绕檐梨与栗,祗为子孙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山人的隐士在凫溪畔建造居所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首句“筑室凫溪上”,点明了居所的位置,位于清澈的凫溪之畔,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亲近。接着,“松门日夜开”一句,不仅描绘了松木门常开的状态,也象征着主人与外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然的尊重与接纳。

“家贫无雀入”一句,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它既表达了物质条件的简朴,又暗示了主人不为世俗所扰,不受外界纷扰侵扰的心境。而“山好有僧来”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居之地的静谧与吸引力,说明即使是僧侣这样的修行者,也被这里的山色吸引而来,寻求心灵的栖息。

“雨漏重苫草,年深旋积苔”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居所的岁月痕迹。雨水渗透屋顶,需要多次覆盖草料以防水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青苔自然生长,覆盖了地面,这一切都见证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平静。

最后,“绕檐梨与栗,祗为子孙栽”一句,揭示了居所中种植的果树,不仅是日常生活的来源,更是对未来子孙的期待与传承。这些果实不仅滋养了生活,也寄托了对后辈的希望,体现了隐士对家族延续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山人草斋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深邃,以及主人对自然、时间、家族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收录诗词(33)

无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岩杂言(其一)

石门关外天梯险,拚得身心到不难。

为报五湖云水客,好来于此共跻攀。

形式: 七言绝句

松岩杂言(其二)

念念无生自入微,瓶中米尽腹中饥。

夜深月下敲门急,道者蕉溪托钵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松岩杂言(其三)

跏趺默数鼻中息,始促须知久自长。

日晚下床行一遍,石炉烧过几行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松岩杂言(其四)

心无可了何须了,道本无成作底成。

野性好为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