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居园池杂题.此君庵

丛筠裹圜檐,净影碧如水。

谁识爱君心,过桥先到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丛竹围绕着圆形的屋檐,竹影清澈如水。
谁能理解你对这里的喜爱,总是走过桥就来到这里。

注释

丛筠:茂密的竹林。
裹:环绕。
圜檐:圆形的屋檐。
净影:清澈的影子。
碧如水:像水一样碧绿。
谁识:谁能理解。
爱君心:你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心。
过桥:走过桥。
先到此:总是先到这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某位君子的深厚情感。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丛筠裹圜檐”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园中古木参天、枝叶交缠的情景,而“净影碧如水”则描绘了池中的倒映,水面上映照着清澈的树影,如同碧绿色的水波一般,这里通过对比手法,使人感到诗中的环境之静谧、自然。

“谁识爱君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位君子深藏的情感,而这份情感并未被外界所理解。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过桥先到此”则透露出诗人在等待这位君子的焦急之情,似乎那座小桥已经成为他们相会的秘密之地。这里,桥作为一种常见于园林中的景观元素,承载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淡雅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守居园池杂题.竹坞

文石间苍苔,相引入深坞。

莫撼青琅玕,无时露如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守居园池杂题.披锦亭

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

青帝下寻春,满园开步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守居园池杂题.荻浦

枯荻饶霜风,暮寒声索索。

无限有微禽,捉之宿如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守居园池杂题.望云楼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