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文石间苍苔,相引入深坞。
莫撼青琅玕,无时露如雨。
在这首诗中,“文石间苍苔”描绘出一片苍翠欲滴的景象,苔藓覆盖于文人心目中的石头之间,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生机,也隐喻着诗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相引入深坞"则是诗人与友人手挽手,共同步入幽深的竹林之中,这里的“深坞”指的是深邃的竹林,既有自然界的幽静,也寓意着文化修养的深远。
"莫撼青琅玕"一句,"撼"字有打击、摇动之意,而"青琅玕"则是美玉的一种,比喻高洁无瑕的事物。这里强调的是不必去触碰或破坏那些本就完美无暇的东西。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尊重,也可解读为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中优秀成果的保护态度。
"无时露如雨"则是指那份高洁和美好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如同细雨般润物无声。这句话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一种文化艺术作品之美的自然流露和影响力。
整首诗通过对园中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在这其中所获得的心灵滋润。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繁红层若云,密绿叠如浪。
青帝下寻春,满园开步障。
枯荻饶霜风,暮寒声索索。
无限有微禽,捉之宿如客。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飞桥架横湖,偃若长虹卧。
自问一日中,往来凡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