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寄童伯礼(其二)》。诗中通过描述友人多次送来食物,表达出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然而,诗人内心却因友人的善行而感到自责,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诗中提到“伤廉”,即担心自己可能因为接受友人的馈赠而损害了廉洁的形象,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品德的严格要求。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赞赏和向往:“尚德贵君贤”。在“握臂知身瘦”一句中,诗人通过与友人的身体接触,感受到对方的关怀与担忧,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这不仅加深了彼此间的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关注。
最后,“捐书待病痊”表明诗人期待通过恢复健康来继续读书学习,追求知识与道德的提升。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每怀徐孺子,衰世道能全。”诗人以古代名士徐孺子为榜样,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中,仍能坚守道德操守,保持人格独立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又蕴含着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