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曲肱而枕乐有馀,夫子当年不我诬。
无梦坦然无障碍,就教有梦亦安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满足与平和态度的追求。首句“曲肱而枕乐有馀”,描绘了诗人以弯曲的手臂作为枕头,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暗示了一种简朴而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次句“夫子当年不我诬”,引用孔子的话,表明诗人相信并遵循着先贤的教诲,认为自己没有被误导,进一步强调了对传统智慧的认同和信任。
后两句“无梦坦然无障碍,就教有梦亦安舒”,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梦境的态度。他认为即使在梦中,也能保持坦然的心态,不会遇到任何障碍,甚至如果梦中有困扰,也能够安然接受,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生活、梦境的乐观态度,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和追求。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有道心皆老少然,秋霄清梦见先生。
画前本有无言易,不向梅花讲后天。
野心已被白云留。一睡人间数十秋。
莫道化羊为幻事,华山风景尚悠悠。
青门谁识种瓜心,道义行藏酌量深。
我爱蔓延香不断,及期应许报泥金。
子养亲兮妇养姑,祖孙兄弟尽归图。
莫贪画彩徒然看,须把身心学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