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宁寺尘外楼和唐荆川韵

高阁春残始一登,忽忘去住似游僧。

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

笑指风幡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

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生前也试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禅意。首句“高阁春残始一登”,点明了地点与时节,春末夏初,诗人登上高阁,暗示着一种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忽忘去住似游僧”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仿佛成了游历四方的僧人,忘记了世俗的烦恼与归宿,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斋钟已罢鸟初下,江雨欲来云自蒸”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景象。斋钟声停歇后,鸟儿开始降落,预示着一天的忙碌即将结束;而江面上云雾蒸腾,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季,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变化的氛围。

“笑指风幡看动息,屡从火宅试飞腾”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风中飘动的旗帜(风幡)象征着事物的瞬息万变,诗人以微笑的态度观察这一切,体现了他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淡然态度。而“火宅”则是一个佛教术语,比喻充满苦难与诱惑的生活,诗人多次从这样的生活中尝试解脱,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最后,“年来渐解无生法,谁信生前也试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无生法”的理解逐渐加深,即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并非永恒,而是不断变化与消逝的过程。他反思自己过去也曾经历过种种生活,但如今能够以更加超脱和平和的心态面对,体现了个人成长与觉悟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与解脱的努力。

收录诗词(732)

罗洪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字:达夫
  • 号:念庵
  •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 生卒年:1504-1564

相关古诗词

题赵渐斋序芳园

为耽泉石谢尘缨,散发扁舟羡独行。

数亩荒庐堪自老,满川凫鹭欲相迎。

已知野叟无机事,不向渔翁说姓名。

余亦洞庭洲畔客,因君转切故乡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从海日公授徒资圣寺登杏花楼赋

东风日日杏花开,春雪多情故换胎。

素质翻疑同苦李,淡妆新解学寒梅。

心成铁石还谁赋,冻合青枝亦任猜。

迷却晚来沽酒处,午桥真讶灞桥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金粟寺

金粟峰头纵远观,山林不动万松寒。

飞厓泻碧雨初歇,古涧流红春欲阑。

佛地移来龙窟小,僧房高借鹤巢宽。

飘然便觉离尘土,一笑天风振羽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赠芳上人归三塔

秀水西头久闭关,偶然飞锡出尘寰。

调心亦复聊同俗,习定由来不在山。

秋晚菱歌湖水阔,月明清磬塔窗閒。

毗卢好是嵩山笠,天际仍随日影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