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
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
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
谁当青史上,卒为显词褒。
此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对逝者陆大夫的怀念与哀悼之情。"利剑太坚操,何妨拔一毛"意在比喻陆大夫品格刚毅如利剑,虽遭遇不幸,却依旧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便是细小如拔一毛的事,也足以显现其坚韧不拔之性。接下来的"冤深陆机雾,愤积伍员涛"则表达了诗人对陆大夫遭遇不公和内心的强烈不满与悲愤,将之比作碑文中的冤案,像浓重的雾气一样弥漫,而愤懑之情如同奔腾的伍员河水,不可遏制。
"直道非无验,明时不录劳"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陆大夫直言真理、不畏强权的品质给予高度评价,但在当今社会中,这种行为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誉。最后两句"谁当青史上,卒为显词褒"则是诗人寄寓对陆大夫的希望:愿他终将在历史长河中留名,并且因其卓越品格而获赞颂。
整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逝者的崇高敬意,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正义、忠诚与不屈的尊崇。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杨子江头昔共迷,一为京兆隔云泥。
故人昨日同时吊,旧马今朝别处嘶。
向壁愁眉无复画,扶床稚齿已能啼。
也知世路名堪贵,谁信庄周论物齐。
东阳宾礼重,高馆望行期。
埽簟因松叶,篸瓜使竹枝。
捲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
坐听津桥说,今营太守碑。
碧溪行几折,凝棹宿汀沙。
角断孤城掩,楼深片月斜。
夜桥昏水气,秋竹静霜华。
更想曾题壁,凋零可叹嗟。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