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搆新斋与竹齐。
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
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自然景象和禅房生活。开篇“麓山南面橘洲西,别搆新斋与竹齐”两句,设定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麓山的南麓,有一个橘洲(可能是种植了橘树的小岛),诗人在这里建造了一座新的禅房,与周围的竹子齐高,营造出一片清幽的环境。
“野客已闻将鹤赠,江僧未说有诗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诗人希望得到远方朋友(野客)的来信,就像赠送珍贵的鹤一样,但同时也期盼着江边的僧人能为他的新居命名或者赋诗。
“窗临杳霭寒千嶂,枕遍潺湲月一溪”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禅房紧邻着层叠的山峰,而夜晚则枕着潺潺流水,伴随清辉的月光入睡,这些都是修行者追求的心灵寄托。
最后,“可想乍移禅榻处,松阴冷湿壁新泥”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搬进新的禅房生活的憧憬。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还有对精神家园的寻找和期待。这一景象,这一情感,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境。诗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岳僧传的信,闻在麓山亡。
郡有为诗客,谁来一影堂。
梦休寻灞浐,迹已绝潇湘。
远忆同吟石,新秋桧柏凉。
吾师诗匠者,真个碧云流。
争得梁太子,重为文选楼。
锦江新冢树,婺女旧山秋。
欲去焚香礼,啼猿峡阻修。
楚树雪晴后,萧萧落晚风。
因思故国夜,临水几株空。
煮茗烧乾脆,行苔踏烂红。
来年未离此,还见碧丛丛。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