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和一群朋友在大自然中品茶的情境。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平和。
"枪旗冉冉绿丛园"中的“枪旗”指的是竹子,因为竹子的形状像古代的枪械,因此被称为“枪”。这里通过“冉冉”的描述,传达出竹林茂密、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谷雨初晴叫杜鹃”,诗人捕捉到了雨后初晴时自然界清新可人的声音,那是杜鹃(一种鸟类)的鸣声。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则描写了朋友们在自然中品茶的情景。“摘带”可能指摘取竹叶来包裹茶叶,“岳华蒸晓露”形象地表达了清晨的山林中水气氤氲,露珠晶莹。接着“碾和松粉煮春泉”,则是对自然界中泉水纯净、冰凉特质的描绘。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们在山中品茶时的悠闲心境。“高人”指的是品位高雅的人,“梦惜藏岩里”则是他们珍惜这份宁静时光,不愿被打扰。而“白硾封题寄火前”,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对朋友们的情谊,通过烧香、写字等方式表达心意。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则是诗人对这份美好时光的留恋和不舍。他们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不愿醒来,而“夕阳天”则是时间流逝的象征,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何处人惊起,飞来过草堂。
丹心劳避弋,万里念随阳。
影断风天月,声孤荻岸霜。
明年趁春去,江上别鸳鸯。
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
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
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
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
闭眼即开门,人间事倦闻。
如何迎好客,不似看闲云。
少欲资三要,多言让十分。
疏慵本吾性,任笑早离群。
倚杖聊摅望,寒原远近分。
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
野势盘空泽,江流合暮云。
残阳催百鸟,各自著栖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