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十七)

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

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

伊轧面虚壁,中织时悲辛。

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

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

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

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苦女子夜晚纺织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悲辛。首句“贫女中夜织,扃户绝四邻”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时间背景,她独自在深夜里劳作,与外界隔绝,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坚韧的氛围。接下来,“荧荧一灯影,自落空草根”一句,以微弱的灯光映衬出女子劳作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她的生活境遇如同那微弱的灯火,虽努力却难以照亮整个世界。

“伊轧面虚壁,中织时悲辛”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纺织的过程,声音与情感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也流露出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最后一句“颜色不自达,谁知此女贫”则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同情,她所付出的努力与价值并未被外界所认知,贫困的现实让她显得格外孤独。

后半部分“贵贱异缯锦,各出桑蚕身”对比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无论是华丽的丝绸还是普通的布料,都源自于相同的桑蚕,以此隐喻社会地位的不公。接着“同生而异造,赋命安可论”表达了对命运不平等的感慨,即使出生在同一片土地上,但命运却大相径庭,难以评判其合理性。

最后,“惟当自努力,弗使机生尘”则是对女子的勉励,鼓励她不放弃自我提升,不让自己的技艺荒废,寄寓了对底层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十八)

九钟鸣丰山,青女肃宵驾。

万植浮馀荣,阴阴敛逾下。

恶木既失荫,崇兰亦颓化。

感此离居忧,搴帷达遥夜。

所欢入我梦,告我容华谢。

霍曶不可追,寒光满虚榭。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杂咏(其十九)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形式: 古风

杂咏(其二十)

中夜理瑶瑟,未理百忧结。

欲弹旧时声,中曲双呜咽。

手爪非不同,芳华有时竭。

丝桐尔何知,应我心中节。

挥谢不复调,徒使肝肠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拟饮马长城窟

秦城苍苍汉月白,秋风饮马城边窟。

髑髅出土绣碧花,犹道秦时筑城卒。

秦皇筑城非不仁,汉武开边亦可人。

遮断玉关朝遣戍,长驱青海夜生尘。

祁连封后焉支失,绝漠愁胡眼流血。

残星点点散牛羊,霜天萧萧动箴篥。

闻道官家重首功,轻车仍拜未央宫。

从此北庭常保塞,几曾南向敢关弓。

射生旧日云中守,列帐传呼赐牛酒。

三时禾黍种连云,四月桃花开马首。

城郭安西净扫除,蒲桃天马贡长途。

太平不用封侯相,卫霍于今只读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