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其十九)

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

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

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

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生命、自然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洞察。诗人黄景仁通过“人生处天地,纤尘栖弱草”开篇,将人置于广阔宇宙与渺小生命的对比中,暗示了个体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风至草动摇,微躯不自保”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面对外界力量时的无力感,暗喻人生的不可预知性和易逝性。

“万物谋所寄,时至安能巧”则表达了万物在特定时间寻求生存之道的艰难与无奈,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命运的不确定性。而“大壑藏舟移,过眼疾于鸟”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之快,如同飞鸟掠过,让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

最后,“何用心人事,兀兀抱枯槁”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沉思考,似乎在问自己和世人,究竟为何要执着于世俗的追求,当生命如草木般易逝,又有多少价值能够真正留存?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与比喻,引导读者反思生命的价值、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时间的意义,充满了哲理性和抒情性,展现了黄景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其二十)

中夜理瑶瑟,未理百忧结。

欲弹旧时声,中曲双呜咽。

手爪非不同,芳华有时竭。

丝桐尔何知,应我心中节。

挥谢不复调,徒使肝肠绝。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拟饮马长城窟

秦城苍苍汉月白,秋风饮马城边窟。

髑髅出土绣碧花,犹道秦时筑城卒。

秦皇筑城非不仁,汉武开边亦可人。

遮断玉关朝遣戍,长驱青海夜生尘。

祁连封后焉支失,绝漠愁胡眼流血。

残星点点散牛羊,霜天萧萧动箴篥。

闻道官家重首功,轻车仍拜未央宫。

从此北庭常保塞,几曾南向敢关弓。

射生旧日云中守,列帐传呼赐牛酒。

三时禾黍种连云,四月桃花开马首。

城郭安西净扫除,蒲桃天马贡长途。

太平不用封侯相,卫霍于今只读书。

形式: 古风

题画

淙淙独鸣涧,矫矫孤生松。

半夜未归鹤,一声何寺钟。

此时弹绿绮,明月正中峰。

仿佛逢僧处,春山第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遇王大邦誉

不是逢摇落,谁知宋玉愁。

及关方浩叹,出峡又扁舟。

驿路成倾盖,霜天各敝裘。

萧萧词客鬓,几度异乡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