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声轩为李叔端赋

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

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

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

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贤良的公子在听秋声轩中聆听自然之音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秋意的深沉,以及主人公对时光流逝和功业的思考。

首联“绣衣公子李贤良,爱听秋声山水房”点明了人物身份与喜好,绣衣公子形象生动,喜爱在山水之间倾听秋声,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

颔联“半夜天风林欲雨,一庭白月户明霜”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天风轻拂,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夜,庭院中洒满银白的月光,窗户上凝结着霜花,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意境。

颈联“书看卷里蝇头字,灯吐窗间萤爝光”转而描写李贤良在夜晚读书的情景,书页上的小字如同苍蝇般细小,灯光透过窗户,仿佛萤火虫的光芒,既表现了阅读的专注,也暗示了知识的微小与珍贵。

尾联“想惜流年慕勋业,宁无词赋似欧阳”表达了李贤良对时间的珍惜与对功业的向往,同时以欧阳修自比,显示出他不仅热爱文学,还怀揣着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李贤良在夜晚听秋声、读书、思考人生与未来的场景,充满了文人雅士的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252)

梁寅(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元末兵起,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

  • 字:孟敬
  • 籍贯: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
  • 生卒年:1303——1389

相关古诗词

张元相学正归上饶赠别

倦客方歌归去来,君归先为酌离杯。

凤凰台下帆朝发,龙虎山前云莫回。

中岁一官淹泽国,明年三赋献蓬莱。

鸣珂定按夔龙步,已见文星近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初至钱塘

九市通衢万柳青,柳边车骑雾冥冥。

浙江水袅罗衣带,天目山开绀画屏。

游女竞誇新服玩,遗民犹诧小朝廷。

白衣太史徒多感,祇拟重增山水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登吴山

城绕青峰锦绣回,仙楼十二竞崔嵬。

云飞沧海山无尽,潮撼长江雨并来。

吴相忠魂祠宇在,宋皇行殿梵宫开。

东南都会金城废,竟日湖船丝竹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小留豫章袁尚志归自浙右得刘伯温书并寄吴兴温国宝笔十枚感其远贶一诗奉寄伯温名基处州青田人举进士为高安丞再迁江浙儒学副提举

江西十载诵君诗,一见钱塘如故知。

耽学自嫌科第早,论文何让古人为。

湖州兔颖刀锋锐,浙水鱼笺锦字奇。

珍赠千金意千里,长因明月动幽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