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建门风在忠孝;王褒文体总清华。
此联由俞樾于清代所撰,巧妙地融合了石建、门风、忠孝、王褒与文体等元素,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石建门风在忠孝",开篇即以“石建”二字引出,暗含着坚韧不拔、稳固如磐石之意,象征着门风的建立需要坚定的信念与持之以恒的努力。"忠孝"二字紧随其后,点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长辈的孝顺,是构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石。
"王褒文体总清华",转而提及王褒,这位汉代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著称。"文体"在此泛指文章风格或文学创作的特质,"总清华"则形容其作品文采斐然、意境高雅,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一句不仅赞扬了王褒的文学成就,也寓意着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净化心灵、启迪智慧。
整体而言,这副集字联通过巧妙的词语组合,既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崇,又展现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推崇,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不详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长松卓立古之直;好风微起圣而清。
所喜好不离文字外;有行义足为乡里师。
不妨姑说梦中梦;自笑已成身外身。
天生以为社稷;人望之若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