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雨霁闲望

水冷云疏霜意早,岁华虽晚黄花好。

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

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难晓。

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日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邵雍通过对水冷云淡、霜降早至的自然描写,展现出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水冷云疏霜意早"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日清晨的清凉与天空的寥廓,透露出一丝寒意。

"岁华虽晚黄花好"转而赞美即使时令已晚,菊花依然盛开,象征坚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接下来的两句,"饶教四面远山围,奈何一片秋光老",通过远山环绕和秋光渐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人进一步借自然现象抒发哲理,"上天生物固无私,圣人馀事人难晓",认为大自然的运行和圣人的智慧都是公正无私的,然而这些深奥的道理常人难以完全理解。最后,诗人以"陈言生活不须矜,自是中才皆可了"作结,告诫人们不必过分炫耀自己的才华,平凡的人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满足和成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言人生哲理,展现了邵雍诗歌的深沉内涵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秋日登石阁

初晴僧阁一凭栏,风物凄凉八月间。

欲尽上层尝脚力,更于高处看人寰。

秋深天气随宜好,老后心怀只爱闲。

为报远山休敛黛,这般情意久阑珊。

形式: 七言律诗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七)

惟南有美橘,惟北有美栗。

厥包或颇同,厥味信不一。

天地岂无情,草木皆有实。

物本不负人,人自负于物。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六)

饱霜梨多红,久雨榴自罅。

此果世称珍,厥味是可诧。

地有百物备,天无一言挂。

我患尚有言,不得同造化。

形式: 古风

秋怀三十六首(其二十五)

九月气乍肃,衰柳犹有蝉。

霜外疏钟断,风馀清籁传。

千山乱远月,一鹗摩高天。

自非出世人,而敢危行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