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伏弩缘堤间炮台,天骄十骑渡河来。
同时水陷埋沙渍,不肯乘危放尔回。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紧张与激烈。首句“伏弩缘堤间炮台”描绘了士兵们在堤岸和炮台之间隐蔽布置伏弩,准备迎敌的场景。次句“天骄十骑渡河来”则点明了敌军的行动,十名敌方骑兵越过河流,向我方阵地而来。接下来,“同时水陷埋沙渍”描述了战斗的激烈,河水因战斗而陷入泥沙之中,暗示了战斗的惨烈。最后一句“不肯乘危放尔回”表达了即使面临危险,也不愿轻易退缩,坚决抵抗的决心。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边疆守卫者的英勇与坚韧,以及战争的残酷与激烈。
不详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西山入夜起歌声,掠得佳人酒压惊。
醉卧帐前浑似死,曾无一将说偷营!
胡雏饮马傍江汀,炮火雷轰似不听。
骑马欲回还下坐,山颠去放海东青。
连朝鼓角震山阿,一夜沙场鬼火多。
月照汉家营悄悄,隔河拍手唱夷歌。
拂地骄鹰暗虎头,锦貂公子梦封侯。
杏花落尽田难种,布谷鸣残麦未收。
铜马讵能扶赤伏,黄州曾可号青州?
江村野哭声声苦,独赋「登楼」悔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