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
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
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
家有洛阳一千朵,三年归梦绕栏干。
这是一首描写牡丹花的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独特魅力的赞美。"万花不分不春妍,至竟专春是牡丹"两句直接点出了牡丹在众多春日花卉中独占鳌头的美丽,既是对其他花朵的轻视,也是对牡丹无与伦比之美的肯定。
接着,"紫锦香囊金屑暖,翠罗舞袖掌文寒"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牡丹花盛放时的壮丽景象。"紫锦香囊"形容牡丹花朵如同精致的紫色锦囊,散发出温暖而诱人的香气;"金屑"暗示了花瓣之细腻,如同金屑一般;"翠罗舞袖掌文寒"则描绘了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牡丹枝叶,宛如翩翩起舞的袖子,带着一丝清凉。
然而,诗人却感慨于无法找到足以形容这份美丽的词句,因此有"恨无国色天香句,借与风条日萼看"之叹。"国色"意指最尊贵、最典型的颜色,而牡丹之美,甚至超越了这种最高赞誉;"天香"则形容其花香如同天降甘露,难以用语言捕捉。
最后,诗人提到家中有洛阳牡丹一千朵,并期盼三年后能回到这片梦寐以求的美景。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归属感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
奈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作腊聊村酒,依人只短檠。
略无更可数,听到雨无声。
犬吠知何苦,鸡寒肯更鸣。
生来眠不足,老去梦难成。
旅梦忘为客,檐声忽唤愁。
亲庭未差远,佛屋不胜秋。
只么功名是,如今悟解不。
十年行路饱,谁不遣吾休。
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它踏浪花。
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夜来春涨吞沙觜,急遣儿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银山堆里正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