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赏菊

燕子初归,芙蓉乍老,苍苔院落桐阴小。

一帘疏雨晚来晴,繁香不断寒花袅。

著谱人非,餐英事杳,风流未必今时少。

且须痛饮读离骚,灵修岂肯捐芳草。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明代词作《踏莎行·赏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通过对燕子归巢、芙蓉凋零、小院静谧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秋意和时光流转的感慨。"燕子初归,芙蓉乍老"两句,通过对比燕子的归来与芙蓉的衰老,寓言岁月更迭,人事变迁。

"苍苔院落桐阴小"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与静寂,小院被梧桐树阴所笼罩,青苔蔓延,增添了古朴与幽深的气氛。接下来的"一帘疏雨晚来晴,繁香不断寒花袅",则通过傍晚的细雨转晴,以及菊花的香气,传递出秋天的清新与凄美。

词中"著谱人非,餐英事杳"表达了对往昔风流人物的追忆,暗示那些曾经的才子佳人已不在,而"风流未必今时少"又暗示尽管人事已非,但美好的风流之事并未绝迹,暗含对当下仍有才情之人的期待。

最后两句"且须痛饮读离骚,灵修岂肯捐芳草"借屈原的《离骚》表达对高尚品格的崇尚,鼓励人们在世事变迁中坚守高洁,如同屈原不愿放弃对理想和美德的追求。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6)

王鸿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转应曲

金井,金井,梧叶银床露冷。

千门万户砧声,北斗城头月明。

明月,明月,偏照旅人华发。

形式: 词牌: 古调笑

阮郎归

赌酒明湖未放船,时节欲开莲。

壁后茶灶几点烟,听雨小窗眠。

云解冻,水平田,蛙声又一年。

晚晴花草落愁边,呼童问酒钱。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临江仙

榴叶竹屏闲处好,香街雨梦无缘,听人说著指琼鞭。

玉楼嗔短舞,书枕惬高眠。

几夜晚眠还早起,城中一半风烟,画桥架水绿阴连。

柳眉伤老大,莺口弄清圆。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浣溪沙.夏夕赏莲

水面风来晚更宜,酒香荷气水沉微。

谁家长笛倚楼吹。

五月梅花今夜落,千门梧叶未秋飞。

不知零露湿人衣。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