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处士山居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在西溪向砍柴的人打听卢岵山居的所在地,然后远远地认准方向向卢岵山居走去。
沿途看到古树的老根缠连着石头,仿佛是天生的,湍急清澈的泉水冲走水面上的浮土、树叶,露出泉底的沙子来,显得水明沙净。
山里峰峦座座,由于在雨中显得幽暗,看不清楚,只见得那通往卢岵山居的小路高峻、幽深,曲曲弯弯一直通向烟云深处。
时间已到傍晚,还不见卢处士,晚鸦也已飞往自己巢里栖息,漫山遍野的荞麦花在夕阳下更显得一片洁白。

注释

樵客:出门采薪的人。
遥识:一作“遥指”。
楚人家:一作“主人家”。
急:湍急。
露沙:露出沙石。
径:小路。
飞鸦集:一作“鸟飞散”。
满山:一作“满庭”。
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
茎赤质柔。
叶互生,呈心脏形,有长柄。
花色白或淡红。
果瘦三角形,有棱。
子实磨成粉可制面食。
通常亦称其子实为荞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场景,通过询问樵夫来探寻山中居民的情况,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好奇和渴望。

"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观,古老的树木与岩石融为一体,泉水潺潺而过,带来清新的气息,这些都是隐逸生活所特有的宁静和纯净。

"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 这两句则展现了山中景色在变化中的神秘与深远,连绵的山峰在细雨的笼罩下变得朦胧迷离,而小路却蜿蜒曲折地引领着行者进入云雾缭绕之中。

"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最后两句描写了傍晚时分,一群乌鸦归巢的景象,以及漫山遍野盛开的荞麦花,这些都是乡村生活中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和远离尘世喧嚣的向往。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题竹谷神祠

苍苍松竹晚,一径入荒祠。

古树风吹马,虚廊日照旗。

烟煤朝奠处,风雨夜归时。

寂寞东湖客,空看蒋帝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题西平王旧赐屏风

曾向金扉玉砌来,百花鲜湿隔尘埃。

披香殿下樱桃熟,结绮楼前芍药开。

朱鹭已随新卤簿,黄鹂犹湿旧池台。

世间刚有东流水,一送恩波更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李卫公诗二首(其一)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馀波达鬼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李卫公诗二首(其二)

势欲凌云威触天,权倾诸夏力排山。

三年骥尾有人附,一日龙须无路攀。

画閤不开梁燕去,朱门罢埽乳鸦还。

千岩万壑应惆怅,流水斜倾出武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