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晏寺主院

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

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

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

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翻译

我家北边邻居种着幽竹,竹根穿过我的屋舍。
来来往往已经很频繁,他们喜欢在这清静之地居住。
落花在春末重又开放,轻盈的枝条在初夏投下绿荫。
听到远处的钟声从北窗传来,我在白天悠闲自在地度过。

注释

北邻:隔壁邻居。
幽竹:清幽的竹子。
潜筠:深入地下的竹根。
庐:房屋。
往来地:来来往往的地方。
密:频繁。
道者:指追求道义的人。
居:居住。
残花:凋谢的花朵。
回往节:春末花再开的时节。
轻条:细嫩的枝条。
荫夏初:为初夏遮荫。
闻钟:听到钟声。
北窗:北面的窗户。
起:起床。
啸傲:形容逍遥自在。
永日馀:整个白昼剩余的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居简出的生活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与内心平和的向往。开篇“北邻有幽竹,潜筠穿我庐”两句,以竹为象征,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等美德,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又反映了他内心的清高。

“往来地已密,心乐道者居”则转而描绘出一种生活状态,由于人来人往的地理位置,使得诗人的内心感到愉悦。这不仅是对外界活动的观察,更是诗人内在情感的流露。

“残花回往节,轻条荫夏初”两句通过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孤独生活的心境。这里的“残花”与“轻条”,都是对春末夏初景象的精致刻画,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感,也触动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最后,“闻钟北窗起,啸傲永日馀”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在听闻寺庙钟声后,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满足。这里的“北窗”、“永日”,构建了一种超脱俗世纷扰、专注于内心世界的情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展现了诗人追求一种宁静、淡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鼋头山神女歌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

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

水府沈沈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魂同魍魉潜太阴,身与空山长不灭。

东晋永和今几代,云发素颜犹盼睐。

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佩。

山精木魅不敢亲,昏明想像如有人。

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舟客经过奠椒醑,巫女南音歌激楚。

碧水冥空惟鸟飞,长天何处云随雨。

红渠绿蘋芳意多,玉灵荡漾凌清波。

孤峰绝岛俨相向,鬼啸猿啼垂女萝。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云没烟销不可期,明堂翡翠无人得。

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

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

始知仙事无不有,可惜吴宫空白首。

形式: 古风

感事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

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

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

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感梦

岁月转芜漫,形影长寂寥。

髣髴觏微梦,感叹起中宵。

绵思霭流月,惊魂飒回飙。

谁念兹夕永,坐令颜鬓凋。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感镜

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夙昔尝许人,镜成人已没。

如冰结圆器,类璧无丝发。

形影终不临,清光殊不歇。

一感平生言,松枝树秋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