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会稽道士

藐姑容化三阴馆,句漏砂封六乙泥。

五练夜穷青玉枕,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把浮丘袂,握体深藏鬼谷奚。

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藐姑仙子变化入三阴馆,句漏山中的砂封藏着六乙秘药。
夜晚在青玉枕上修炼五次,清晨攀取碧云梯寻找灵药。
头戴霞光,高举仙人浮丘的衣袖,手中紧握着鬼谷深藏的宝物。
听说西山有延年益寿的灵药,不妨赠我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

注释

藐姑:指仙子或神话人物。
三阴馆:传说中的仙人居所。
句漏砂:古代传说中的仙丹材料。
六乙泥:可能指神秘的药土或炼丹材料。
五练:修炼次数,表示修行深入。
青玉枕:象征着修炼的道具或环境。
七明:泛指清晨。
碧云梯:比喻通往仙境的阶梯。
冠霞:形容头戴霞光。
浮丘袂:浮丘,仙人名,袂,衣袖,这里指仙人的法力。
鬼谷: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指神秘的宝物来源。
山西:泛指远方的山。
驻龄药:延长寿命的药物。
一刀圭:古时容量单位,此处指少量的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晏殊赠予一位会稽道士的作品,表达了对道术和长生不老药的向往与敬意。首句“藐姑容化三阴馆”描绘了道教仙境的神秘氛围,可能指的是道士修炼之地。次句“句漏砂封六乙泥”引用了道教炼丹的典故,暗示道士的修行技艺。

“五练夜穷青玉枕”和“七明晨采碧云梯”两句,通过数字和意象,描绘了道士在月夜修炼和清晨采药的场景,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冠霞高把浮丘袂”形象地写出了道士衣袂飘飘、仙风道骨的形象,而“握体深藏鬼谷奚”则暗含对道术秘籍的珍视。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驻龄药的渴望,并提出请求:“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希望道士能分享一些延年益寿的灵药。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道教文化和长生不老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敬仰。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形式: 词牌: 山亭柳

凤衔杯(其二)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凤衔杯(其一)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凤衔杯(其三)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

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

追往事,惜芳辰。暂时间、留住行云。

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形式: 词牌: 凤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