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形式: 词牌: 山亭柳

翻译

我家住在西秦,开始只是靠小小的随身技艺维持生活。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我偶然学得了念奴的唱腔,声调有时高亢能遏止住行云。所得的财物不计其数。没辜负我的一番辛劳。
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人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唱完一曲后我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注释

西秦:地名,在今甘肃省榆中北。
博:众多,丰富。
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
斗:竞争。
念奴:唐代天宝年间著名歌女。
高遏行云:《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遏,止。
蜀锦:出自蜀地的名贵丝织品。
负:辜负。
‘数年”二句:杜甫《赠韦左丞》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漫:枉,徒然。
采:选择,接纳。
《阳春》:即《阳春曲》,一种属于“阳春白雪”的高雅歌曲。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晏殊所作的《山亭柳·赠歌者》,通过对歌者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感慨与同情。词中以“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起笔,形象地写出歌者的出身和技艺精湛,仿佛她把一生都赌在了歌唱之上。接着,“花柳上,斗尖新”描绘了她在歌唱中的创新与争胜,以及“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的绝妙技艺,展现出她的才华横溢。

然而,词人也揭示了歌者的辛酸,“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暗示了她在京城漂泊的艰难生活,只能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糊口。词人对她的遭遇深感同情,不禁问道:“衷肠事,托何人?”表达了对歌者无人诉说内心苦楚的忧虑。

最后,词人寄予希望,如果有人能欣赏她的才华,“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她愿意倾尽所有去演唱。而当她于宴席上演唱时,竟“一曲当筵落泪”,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再次强调了她的悲凉处境。“重掩罗巾”则以动作收束,刻画出歌者强忍泪水、独自承受的凄凉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歌者的经历,展现了北宋时期歌女们的命运多舛,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她们的深深同情和对艺术人才的珍视。

收录诗词(347)

晏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生卒年:991-1055

相关古诗词

凤衔杯(其二)

留花不住怨花飞。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经宿雨、又离披。

凭朱槛,把金卮。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空满眼、是相思。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凤衔杯(其一)

青苹昨夜秋风起。无限个、露莲相倚。

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空目断、遥山翠。

彩笺长,锦书细。谁信道、两情难寄。

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只恁空憔悴。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凤衔杯(其三)

柳条花颣恼青春。更那堪、飞絮纷纷。

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斟绿酒、掩红巾。

追往事,惜芳辰。暂时间、留住行云。

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形式: 词牌: 凤衔杯

少年游(其二)

霜华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

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

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形式: 词牌: 少年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