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其二十)

霜皮围四十,水击黑三千。

……山河归整顿,天地入陶甄。

……但存忠贯日,未问写凌烟。

……远吸金茎露,高攀玉井莲。

……风度优囊笏,恩光绕赐鞭。

……李唐光夹日,炎汉赫中天。

……共承天柱折,独斡斗杓旋。

……怀古歌鸿雁,伤今拜杜鹃。

……王气周旋内,胡尘笑语边。

……浮云开斥堠,飞鸟避戈鋋。

……蜀道开天险,雄誇亿万年。

停空蟠瑞气,盖代出真贤。

……国多艰难尽,公归早晚遄。

愿为元结颂,磨石待高镌。

形式: 押[先]韵

翻译

霜皮环绕四十围,水中倒映黑三千。
山河恢复了秩序,天地如同陶器被精心塑造。
只求忠诚贯穿始终,不问功名是否刻于凌烟阁。
远处吸取金色露珠,高处采摘玉井莲花。
风度翩翩如盛满财富的袋子,恩泽如光照亮赐予的马鞭。
大唐的光辉与太阳并肩,炎汉的荣耀照耀在中央。
共同承受天柱断裂,独自旋转北斗星斗柄。
怀古之时吟唱鸿雁,感叹如今只能拜见杜鹃。
帝王之气在宫内流转,胡人笑声在边境回荡。
浮云散去显现出戍楼,飞鸟避开兵器的锋芒。
蜀道开辟出天险,雄壮夸耀千万年。
天空中凝聚祥瑞之气,出类拔萃的贤才涌现。
国家历经艰难,公卿何时能回归。
愿为元结歌颂,期待雕刻家以高超技艺铭记。

注释

霜皮:指树皮因霜冻而裂纹如银。
金茎露:象征珍贵的露水。
玉井莲:喻指高洁的品质。
恩光:皇帝的恩惠和光彩。
斗杓:北斗七星中的斗柄。
杜鹃:哀鸣的鸟,象征哀伤。
胡尘:指北方敌人的侵扰。
斥堠:古代瞭望敌情的哨所。
戈鋋:兵器,戈矛。
蜀道:四川的道路,艰险难行。
元结:唐代诗人,以清廉著称。
高镌:精细雕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沆的作品,名为《句》(其二十)。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语言雄浑,意境深远。

“霜皮围四十,水击黑三千。”开篇即以壮丽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宏大的山川景象,霜皮可能指的是雪后的岩石,水击黑则是对瀑布奔腾声势浩大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但存忠贯日,未问写凌烟。”诗人表达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即使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也不问世事纷扰,只愿将忠诚之心照耀于日月之下。

“远吸金茎露,高攀玉井莲。”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金茎、玉井、莲花都是纯洁、高雅的象征,这里暗示着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风度优囊笏,恩光绕赐鞭。”此处描写了帝王或领导者的仁慈和恩泽,如同温暖的风吹拂过心灵,而那恩惠如同光芒,环绕着统治者所赐予的权力象征。

“李唐光夹日,炎汉赫中天。”这一句表达了对历史上盛世的怀念。李唐指的是唐朝,这里将其辉煌的文化和政治成就与太阳相比,表示那是一个光明、强大而又温暖的时代。

“共承天柱折,独斡斗杓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使命的感慨。天柱可能指的是支撑苍天的力量,而斗杓则是古代天文仪器中的一个部件,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孤独与坚持。

“怀古歌鸿雁,伤今拜杜鹃。”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时所感受到的悲凉。鸿雁和杜鹃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这里象征着远古时代的辉煌与现代世界的失落。

“王气周旋内,胡尘笑语边。”这一句中,王气指的是皇权或正统力量的象征,胡尘则可能是对外来势力的描写。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中央王朝文化和边疆民族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

“蜀道开天险,雄誇亿万年。”蜀道,即古代通往四川的道路,这里被形容为开辟天然之险,雄伟而又长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深远和地理险峻的一种敬畏。

“停空蟠瑞气,盖代出真贤。”此句描绘了一种祥瑞的气氛,停空可能指的是云彩在空中静止不动,而蟠瑞气则是吉祥之气。盖代出真贤意为历代都有真才实学之人出现。

“国多艰难尽,公归早晚遄。”这里诗人表达了国家经历过无数的困难和挑战,而自己作为一介书生,也希望能够尽快回到那个简单安宁的时代去。

“愿为元结颂,磨石待高镌。”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之心,以及对于个人理想和追求不懈怠的决心。元结颂可能指的是最高的赞誉,而磨石等待则是比喻诗人不断努力以达到更高的文学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事件以及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理想与时代责任的思考。

收录诗词(48)

吴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易授玭有契于予心喜而成诗

早日功名世背驰,拟将文字疗寒饥。

虽无杜甫惊人句,庶免渊明责子诗。

总角宜兴俱脱颖,含哺应惠尚儿痴。

殷勤谢尔传心印,解后灵椿见五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句(其十九)

羽卫连荆棘,衣冠杂虎狼。

烟沉凫雁断,天阔水云黄。

……风悲云动色,天惨日无光。

形式: 押[阳]韵

早行

晨风集微和,晓色动佳气。

溟溟四郊烟,漠漠一川水。

前村鸡犬喧,远树鸟雀喜。

山腰客行来,林下雉惊起。

时闻牧童谣,不见骑牛至。

回头望东隅,晓日粲光丽。

胸襟倏暄烦,败我幽静意。

行行载驰驱,已复到城市。

形式: 古风

临高台(其一)

高高轩楹日照东,扶桑柱植西昆崙。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

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

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

相观峻极不容步,拟轶清气排重阍。

咽日诵黄庭,滴露抄韦编。

羊歧之亡罔象得,蛮触之角醯鸡天,临台一笑俱超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