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八首(其五)

兴来凭水槛,岂是好楼居。

耆酒稽中散,窥园董仲舒。

间情时有作,消渴病难除。

一事差堪喜,侯门未曳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兴致来时倚靠栏杆赏水,这难道是为了享受高楼的居住?
像喜好饮酒的嵇康那样纵情,又如董仲舒偷闲窥探花园。
偶尔抒发内心情感,但消渴之病始终难以消除。
有一件事还算欣慰,那就是我没有被豪门贵族牵累。

注释

兴来:兴致来时。
凭:倚靠。
水槛:栏杆。
岂是:难道是。
楼居:高楼居住。
耆酒:喜好饮酒。
稽:纵情。
中散:嵇康,西晋名士。
窥园:偷闲看园子。
董仲舒:西汉学者,曾隐居著书。
间情:偶尔抒发的情感。
消渴:指疾病,如糖尿病。
病难除:难以消除。
一事:一件事。
差堪:稍微能够。
喜:欣慰。
侯门:豪门贵族。
曳裾:拉扯衣襟,表示受人驱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乐之情的诗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春天来临时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兴来凭水槛,岂是好楼居。" 这两句表明诗人随着春意的到来,登上靠近水边的小亭或楼阁,享受着这份美好的居所带来的愉悦之情。这里的“兴”指的是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凭水槛”则是诗人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耆酒稽中散,窥园董仲舒。" 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在春日里品酒畅谈,享受着悠闲自得的时光,并且提到“董仲舒”,可能是在暗示自己与古代学者董仲舒一样,对于天文地理有所研究和兴趣。

"间情时有作,消渴病难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有时会吟咏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驱散内心的寂寞与不适。

"一事差堪喜,侯门未曳裾。"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某件事情虽有所期待,但结果并未如愿,表现了他对生活中的小挫折持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而“侯门未曳裾”可能是在形容自己与官宦之间还保持着一定距离,没有过分地卷入其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日游乐、个人情感和对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找心灵寄托,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于生活中的得失持有平和的心态。

收录诗词(184)

吴敬梓(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木,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 字:敏轩
  • 号:粒民
  • 籍贯:安徽省全椒
  • 生卒年:1701—1754年

相关古诗词

春兴八首(其六)

小闸通潮信,春风羕碧流。

玉箫声断续,银蒜影夷犹。

北里寻商女,南朝问故侯。

衔泥双燕过,落日水明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庐陵别朱观先辈

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解怜才子宁唯我,远作卑官尚见君。

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春兴八首(其七)

近市居原误,无由学灌园。

诛茅江令宅,蜡屐谢公墩。

漫画终何益,寒号亦自存。

每将偕隐意,三复昔人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张员外好茅山风景求为句容令作此送

句曲山前县,依依数舍程。

还同适勾漏,非是厌承明。

柳谷供诗景,华阳契道情。

金门容傲吏,官满且还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