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白帝城二首(其二)

殊方秋尽怯登临,万里屯云结岁阴。

崖壁?岈知禹绩,江山割据识雄心。

沧波南下奔云急,单舸东游两鬓侵。

漂转十方仍作客,沉吟怀古泪沾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充满了动人的情感和深邃的历史感。诗人站在白帝城上,眺望着四周的景色,心中涌现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无限赞叹。

“殊方秋尽怯登临”一句,设定了秋末季节,天气渐凉,诗人登临高处,视野开阔,可以远眺万里。"万里屯云结岁阴"则描绘出连绵不绝的山峦与积聚的云雾,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同时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崖壁?岈知禹绩”一句中,“崖壁”指的是陡峭的山岩,而“?岈”则是古代对山脉连绵的描述。“知禹绩”则是说这些自然景观仿佛能让人了解到大禹治水的伟业,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英雄事迹的缅怀。

“江山割据识雄心”一句,则是在描写诗人面对着壮丽的江山景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够从中领悟到古代英雄们开疆拓土、割据称雄的心志和气魄。

“沧波南下奔云急”一句,通过对流动江水的描写,以及它与天际相接的云海,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空间场景,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迅猛、疾驰的情感状态。

“单舸东游两鬓侵”则是诗人乘坐一叶扁舟向东方游历,头发已经斑白(两鬓侵),这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旅途,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漂转十方仍作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无尽的漂泊中依旧保持着游子的身份,没有固定之所,这种生涯如浮云的生活状态,是古代文人常有的体验。

最后,“沉吟怀古泪沾襟”则是诗人在深思熟虑中,回忆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湿透了衣襟,这种情感的流露,是对历史和自然之美的极致赞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壮观的山川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个人命运以及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登白帝城二首(其一)

霜风吹日下长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东去诸山朝峡口,西来众水会关门。

千年白帝空祠庙,万里家山秪梦魂。

绝塞边头重回首,秋声凄断不堪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登寺阁见月上率然成咏

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赋得山上树

郁郁复苍苍,扶疏翻晓光。

岂能偏雨露,秪益早风霜。

萧瑟秋将暮,纷披叶尽黄。

深溪调鼎树,岁晚独能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新春有感

萧萧筱簜拥荒冈,却忆江皋草色长。

暖景暄风似春日,黄茅白苇是殊方。

孤村默默无谁语,万事悠悠有底忙。

独立寺门归鸟尽,重山复岭又苍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