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四)用韵答国兴、仲洽、岩叟

青山不会乘云去。怕有愚公惊著汝。

人间踏地出租钱,借使移将无著处。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语来题桥上柱。

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玉楼春·其四》。诗人以青山、愚公、人间金钱和三星移动等自然与人事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青山不会乘云去"描绘了青山静止不动,暗示岁月如山,不会轻易改变;"怕有愚公惊著汝"则借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对时光匆匆的忧虑,担心人们会因时光流逝而惊讶不已。

"人间踏地出租钱"一句,通过比喻,揭示了世间忙碌,人们为了生计奔波,连大地都仿佛被租出去换取金钱。"借使移将无著处"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处安放的紧迫感,暗示时间无法挽留,即使想留住也无处安置。

"三星昨夜光移度"描述了星辰的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妙语来题桥上柱"则可能是诗人感叹时光易逝,美好的言辞也无法长久停留。最后两句"黄花不插满头归,定倩白云遮且住"以黄花自比,表达对青春不再的无奈,希望至少能让白云暂时遮住流逝的时光,寓意珍惜当下。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生动,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与深沉并存的风格,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六)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

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

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五)效白乐天体

少年才把笙歌盏角戋。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用韵答子似

君如九酝台黏?。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