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其六)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

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

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江边夕阳映照下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淡淡感慨。"江头一带斜阳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沧桑的画卷,夕阳余晖洒在古老的树木上,仿佛诉说着六朝时期的过往。词人似乎对人间的兴衰变迁并不太在意,"悠悠兴废不关心",他的目光聚焦在那悠闲的沙洲上,两只白鹭翩翩起舞,增添了画面的静谧与自然之美。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仙人矶,"仙人矶下多风雨",暗示着这里或许曾有过神话传说或历史风云,然而"好卸征帆留不住",表达了对于行者匆匆,无法停留的无奈。词人在此处流露出一种想要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直须抖擞尽尘埃",他渴望洗尽旅途疲惫,趁着"新凉秋水",踏上新的旅程。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写景和叙事,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出辛弃疾豪放而又深沉的个人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二)隐湖戏作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

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

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五)效白乐天体

少年才把笙歌盏角戋。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其六)用韵答子似

君如九酝台黏?。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玉楼春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

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