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百围生远籁,朱玄三叹有一音。

形式: 押[侵]韵

翻译

巨大的树木在远方发出声音,朱红色和黑色的琴弦上弹奏出三声叹息。

注释

大木:巨大的树木。
百围:形容树干粗大,周长达百围。
远籁:远处的声音,指大自然的声音。
朱玄:朱红和黑色,古代乐器的颜色。
三叹:三次叹息,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故事。
一音:一声乐音,也可能指一种情绪的表达。

鉴赏

这两句话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悟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

"大木百围生远籁"描绘了一种景象:古老的树木如同守护者环绕着某个中心,产生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氛围。"籁"字在这里用来形容声音的悠扬和深远,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朱玄三叹有一音"则是对音乐的赞美。朱玄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或乐器,"三叹"表达了诗人对其音乐的再次赞赏,而"有一音"强调了音乐的纯粹和统一,这一音之中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艺术追求的高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句(其十)

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九)

夕阳到处花偏暖。

形式:

哀俗易高名已振,途险难尽学须强。

形式:

下相歌

下相城,淮水阳,烈风吹大树,原陆何茫茫。

人言此地生项羽,有力拔山如猛虎。

横行天下八千兵,三载成功霸西楚。

是时岂无豪杰来,一闻叱咤肝胆摧。

汉王拱手听约束,秦社捲地成烟灰。

混一山河归有道,鸿沟中分何草草。

悲歌帐下恋佳人,羞面江东看父老。

胡不思坑降卒,杀子婴,沉怀王。

人心离楚已属汉,宽仁必兴残暴亡。

所以万人敌,竟为五侯得。

空馀陔下帐中歌,千古令人感慨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