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过明故宫》。诗中描绘了对明朝皇宫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六朝崇构早摧残,基剩明宫烟草寒”以“六朝”泛指历史上的多个朝代,表达了对古代宏伟建筑逐渐消失的惋惜之情。接着,“基剩明宫烟草寒”一句,通过“烟草寒”形象地描绘出明宫遗址荒凉、衰败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颔联“木凤已闻翔北阙,石鲸无恙枕春澜”运用了典故,木凤和石鲸分别象征着皇宫中的装饰物或神兽,它们虽已不见,但诗人的想象中它们依然存在,飞翔于北阙,静静地躺在春水之畔,寓意着历史的痕迹虽已消逝,但其精神与影响仍在。
颈联“胡宽巧思真重睹,邹缉忠言信不刊”提到两位历史人物胡宽和邹缉,他们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些历史人物及其智慧、忠诚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作为君主,应当效仿他们的品质。
尾联“周监在殷殷监夏,凛然动念惨然看”引用了《尚书·洪范》中的“周监于殷,殷监于夏”,意思是周朝借鉴殷商,殷商又借鉴夏朝的历史经验。诗人以此提醒自己,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保持警醒,同时对历史的沉痛与哀伤有着深刻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明故宫遗迹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珍视,以及作为君主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