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天此地此经文,学者何尝溺所闻。
尽道李斯焚典籍,不知吹火是商君。
这首诗以"此天此地此经文"开篇,强调历史的深远与普遍性,暗示学者不应局限于耳闻之见。接下来通过对比,指出学者们常常关注李斯焚烧典籍的历史事件,却忽略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也曾使用类似的手段,通过"吹火"隐喻焚烧文献。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全面审视历史,不要片面看待某一事件或人物。陈普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这首《咏史.商鞅》寓言深刻,富有历史反思。
不详
人彘风腥起两宫,艾豭歌唱满秦中。
酒壶不但容齐狱,时事方宜用盖公。
三人断尽楚关梁,一诎雄吞十七王。
高帝功臣总功狗,汉家无爵赏萧张。
晦迹功曹不受徵,兴亡事已若丹青。
世间尽有文章客,谁信龙蛇尺蠖形。
汉高礼义入陵夷,械到萧何更有谁。
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称名字冠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