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季伦金谷园

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

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

舞态随人谢,歌声寄鸟言。

池平森灌木,月落吊空园。

流水悲难驻,浮云影自翻。

宾阶馀藓石,车马讵喧喧。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梓泽曾经是繁华之地,如今却显得凄清冷落。
残留的花朵让妓女们迷失,荒芜的草丛唤起人们对王孙的思念。
舞姿随着人们的离去而消逝,歌声寄托在飞鸟的言语中。
池塘平静,灌木丛生,月落时分,空荡的花园更显寂寥。
流水悲伤,无法停留,浮云的影子独自翻动。
宾客台阶上长满了青苔和石头,车马声早已不再喧嚣。

注释

梓泽:古代宫苑名。
凄凉:凄清冷落。
残芳:凋零的花朵。
妓女:古代从事娱乐业的女子。
衰草:枯黄的草。
王孙:贵族子弟。
舞态:舞蹈的姿态。
鸟言:鸟儿的鸣叫。
池平:池塘平静。
吊:凭吊,怀念。
流水悲:流水象征哀愁。
宾阶:宾客的台阶。
藓石:长满青苔的石头。
讵:岂,哪里。
喧喧:喧闹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而又略带哀伤的情景。"梓泽风流地,凄凉迹尚存"一句,以梓泽(即梓潼泽,古代水名)为背景,通过“风流”二字传达出一股清新的自然风光,但紧接着的“凄凉迹尚存”则带给人一种历史沧桑、往事如烟的感觉。这里的“迹”可能指的是古时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址,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残芳迷妓女,衰草忆王孙"一句,则是对过去美好而又短暂事物的一种怀念。“残芳”指的是尚存的花朵,而“迷妓女”则可能暗示着某种情感或故事的存在;“衰草”即枯萎的草,常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凋零,“忆王孙”则是对过去贵族生活的一种怀念。

"舞态随人谢,歌声寄鸟言"一句,通过舞者优雅的舞姿和歌者的歌声,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慨。这里的“谢”有告别之意,“寄鸟言”则是借助自然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池平森灌木,月落吊空园"一句,是对夜景的一种描绘。“池平”即水面平静,“森灌木”则形容树木的郁郁葱葱;“月落”表明时间已经接近深夜,而“吊空园”则是对庭院中空旷感受的一种描绘。

"流水悲难驻,浮云影自翻"一句,通过流水和浮动的云朵,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万事皆变的情怀。这里的“悲难驻”可能指的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哀伤,而“浮云影自翻”则形容自然界中云卷云舒的变化无常。

"宾阶馀藓石,车马讵喧喧"一句,则是对庭院中的静谧和外界车马喧闹声响的一种对比。这里的“宾阶”即宾客登临之处,“馀藓石”则形容台阶上青苔盈尺,而“车马讵喧喧”则是对外界喧嚣声音的一种描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旧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以及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

李君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桃源

山翠参差水渺茫,秦人昔在楚封疆。

当时避世乾坤窄,此地安家日月长。

草色几经坛杏老,岩花犹带涧桃香。

他年倘遂平生志,来著霞衣侍玉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铜柱辞

招灵铸柱垂英烈,手执干戈征百越。

诞今铸柱庇黔黎,指画风雷开五溪。

五溪之险不足恃,我旅争登若平地。

五溪之众不足平,我师轻蹑如春冰。

溪人畏威思纳质,弃污归明求立誓。

誓山川兮告鬼神,保子孙兮千万春。

形式: 古风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皇纲归有道,帝系祖玄元。

运表南山祚,神通北极尊。

大同齐日月,兴废应乾坤。

圣后趋庭礼,宗臣稽首言。

千官欣肆观,万国贺深恩。

锡宴云天接,飞声雷地喧。

祥光浮紫阁,喜气绕皇轩。

未预承天命,空勤望帝门。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

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