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

形骸暂相托,保护尔何为。

一息苟不来,撇之去如遗。

君看捣药人,谁能白昼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函可所作的《示学人三十首》中的第二十首。诗中以“形骸”开篇,探讨了生命与存在的本质问题。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理解。

“形骸暂相托,保护尔何为。”这两句诗首先提出了一个关于生命存在意义的问题。形骸,即肉体,是生命存在的物质载体。诗人在这里说,肉体只是暂时寄存灵魂的容器,那么在这样的存在中,我们又为何要费尽心力去保护它呢?这句诗暗示了对生命价值的反思,以及对过度追求物质保护的质疑。

接下来,“一息苟不来,撇之去如遗。”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短暂性的认识。一息,指的是呼吸,象征生命的每一刻。诗人提出,如果生命的气息一旦停止,那么对肉体的保护就变得毫无意义,就像遗弃一件不再需要的物品一样。这种对生死瞬间的描绘,充满了对生命脆弱性和无常性的感慨。

最后,“君看捣药人,谁能白昼飞。”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主题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捣药人,可能是指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或类似的仙女形象,她们在月宫中捣制长生不老之药。然而,诗人却反问,即便是这些拥有超凡能力的神仙,又有谁能真正实现白昼飞翔,永享自由与快乐呢?这句话不仅是对神话故事的戏谑,更是对人类追求永恒生命的普遍愿望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无奈接受。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提问和比喻,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以及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它以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一)

日用亦有限,世人重光辉。

心计苦不足,倏忽西日颓。

劳我一生力,营他眼前为。

形式: 古风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二)

江海本无波,飙风不停吹。

我心与境接,日夜纷交驰。

若了心境幻,彼此不相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三)

行止镇相随,不识何面口。

自古称上贤,只此无先后。

可怜照镜人,迷头日狂走。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示学人三十首(其二十四)

见人学恭敬,坦率招时嫉。

缛节与閒言,涂饰度朝日。

安得古初民,相与宝真实。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