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一)

鳌峰千仞郁嵯峨,万蜡荣春洽太和。

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

旌旄影扬黄金阙,丝竹声翻《白雪》歌。

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明代陈宗的《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一)》描绘了宏大的皇家庆典场景。首句"鳌峰千仞郁嵯峨"以雄浑的鳌峰比喻宫殿的高峻,展现出皇家气象。"万蜡荣春洽太和"则写出了灯火辉煌的盛况,象征着春天的和谐与盛世的繁荣。

"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运用了月光和彩云的意象,暗示月亮和祥云都围绕在皇帝身边,烘托出皇权的威严和尊贵。"旌旄影扬黄金阙"描绘了旗帜飘扬的壮观画面,"丝竹声翻《白雪》歌"则通过音乐的欢腾,传达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最后两句"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生动地展现了臣民们对皇帝的敬仰和庆祝活动的热烈,以及观灯后醉醺醺地询问夜色已深的情景,既体现了君臣同乐的景象,也流露出浓厚的宫廷文化气息。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赐灯仪式的庄重与繁华,富有宫廷生活的韵味。

收录诗词(3)

陈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二)

白玉仙京上帝家,六龙遥驾五云车。

巨鳌此夕移三岛,火树迎春吐万花。

水咽宫壶留夜色,欢腾黎庶乐年华。

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过寒山寺寄道上人

归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苍苍迫下舂。

两岸杏花寒食雨,数株杨柳酒旗风。

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

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题林盘所学民家藏温日观葡萄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形式: 古风

题林周民山矾图

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赞家。

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

东风著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

一枝独立霜霰余,已觉江梅是同列。

惜哉此物知者稀,深林大谷多所遗。

牧竖樵童尔何苦,剪伐每同荆棘归。

林君本是鳌头客,高卧云间人莫识。

酒酣挥袖卷新图,一笑西山眼中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