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滚涌而来。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注释

接:连接。
一说,目接,看到。
大荒:旷远的广野。
惊风:急风;狂风。
乱飐:吹动。
芙蓉:指荷花。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
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文:通“纹”,用作动词。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高楼的萧瑟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两句,设定了全诗的意境:立足边陲的高楼,可以望见辽阔的大地和天空,心中充满了迷离而又深远的忧思。接下来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两句,用鲜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象:狂风骤雨中的花开水动,以及细雨濡湿了庭院围墙上的蔬菜,这些生动的画面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凄凉感。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两句,则通过对远处山岭和蜿蜒河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视线被阻隔而难以望见千里之外故乡的深切。最后,"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两句,诗人提及自己与同僚在异乡共同书写文化,但心中仍然牵挂着自己的家乡,通过文字表达对那片土地的无尽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答刘连州邦字

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

崩云下漓水,劈箭上浔江。

负弩啼寒狖,鸣枹惊夜狵。

遥怜郡山好,谢守但临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

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

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骄阳愆岁事,良牧念菑畲。

列骑低残月,鸣茄度碧虚。

稍穷樵客路,遥驻野人居。

谷口寒流净,丛祠古木疏。

焚香秋雾湿,奠玉晓光初。

肸蠁巫言报,精诚礼物余。

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

俟罪非真吏,翻惭奉简书。

形式: 排律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