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园竹三年种,今春绿始稠。
未知能却暑,但爱不悲秋。
影补颓垣缺,枝多暮翼留。
近因开小径,时有客相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园中竹子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的“园竹三年种,今春绿始稠”透露出诗人的耐心和期待,他在园中种植竹子已有三载,终于等到竹子繁茂成荫的景象。
“未知能却暑,但爱不悲秋”表明诗人对竹子的喜爱超越了它带来的实用价值,如清凉的阴影。他只是单纯地欣赏竹子,不为即将到来的秋天而感到悲伤。竹子的生长与自然季节的更迭相得益彰出诗人的情感。
“影补颓垣缺,枝多暮翼留”则是对竹子美好景象的细腻描绘。竹叶投下斑驳的阴影填补了破旧的园墙,枝头在晚风中摇曳,如同鸟儿栖息的翅膀。这些意象增强了诗中的生动感和空间感。
最后,“近因开小径,时有客相投”则展现出竹林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成为了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地方。诗人在园中开辟小道,使得来往的行人可以顺畅地穿梭其间,因此而带来了更多的人际交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幽静又充满生机的园林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好、生命力和人际交流的深切感悟。
不详
鸣凤冈边路,秋风动夕岚。
閒云依绝壁,独鸟下空潭。
畴昔经行惯,重来委曲谙。
试寻遗墨在,投策访僧龛。
夜宿锦屏下,晓行伊水长。
露寒荷叶紫,秋晚稻花香。
女几仙风断,连昌辇路荒。
二年浑作客,山驿过重阳。
隋柳桥边一问津,便将行止付舟人。
土风入眼乡闾异,客路关心童仆亲。
淮水烟开渔市晓,龟山云动佛香春。
共传米价年来贱,取次东游不畏贫。
水部张员外,中书白舍人。
曾闻三绝句,同赏曲江春。
且逐追随旧,休悲老大身。
花今千树发,有底不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