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别陈氏妹

西风吹天云,顷刻异秦越。

叔子从天东,忽与同姓别。

饯行在半涂,一食三四噎。

遥遥马嘶断,芳草迷车辙。

引襟满眼泪,回首寸心折。

母氏孝且慈,爱养数毛发。

诸儿恩至均,如指孰可龁。

汝今始归人,绵绵比瓜瓞。

中畦不灌溉,芳意还销歇。

黄鸟止桑楚,南山采薇蕨。

择归既甚明,寡取乃为悦。

我开贤女传,须己为汝说。

在宋有伯姬,洁身若冰雪。

下堂失傅母,上堂就焚爇。

吾尝嘉惠康,有妇皆明哲。

戮力事耦耕,甘贫至同穴。

彼于视三公,其犹吹一吷。

雍容二南閒,此妇真豪杰。

男儿何有哉,今壮而善耋。

逢时秉钧轴,邂逅把旄钺。

富贵多祸忧,朋党相媒糵。

等之彀中游,巧者未如拙。

勿以贫贱故,事人不尽节。

母仪尊圣善,妇道尚曲折。

葛生晚萋萋,絺绤代裘褐。

女工既有馀,枕簟清烦暍。

谁言淮蔡远,曾不以日月。

跂予升高丘,伫望飞鸟灭。

善怀诗所歌,行矣勿惜别。

皇皇太史笔,期汝书英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寄别陈氏妹》,通过对秋风、天云、秦越的描绘,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妹妹的深深眷恋和告诫。诗人运用了生动的场景,如“西风吹天云”、“遥遥马嘶断”、“芳草迷车辙”,展现了离别时的凄凉与不舍。他回忆母亲的慈爱,感叹妹妹出嫁后的艰辛,以及对富贵荣华可能带来的祸患的警示。

诗人引用了伯姬、康妇等历史人物的例子,赞美贤良淑德的女性品质,并告诫妹妹即使身处贫贱,也不应放弃自我修养和节操。他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妹妹能书写自己的英勇事迹,成为后世佳话。最后,诗人以登高眺望、期待妹妹平安的深情告别作结,体现出深厚的兄妹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寄别说道

数行嘉树红张锦,一派春波绿泼油。

回望江城见归鸟,乱鸣双橹散轻鸥。

柳条折赠经年别,芦篪吹成落日愁。

双鲤寄书难尽信,有情江水尚回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张仲谋次韵

风力萧萧吹短衣,茅檐霜日淡晖晖。

天寒塞北雁行落,岁晚大梁书信稀。

湖稻初舂云子白,家鸡正有藁头肥。

割鲜炊黍寻前约,公事可来君不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张宜父

建德之国有佳人,明珠为佩玉为衣。

去国三岁阻音徽,所种桃李民爱之。

射阳城边春烂漫,柳暗学宫鸟相唤。

追随裘马多少年,独忍长饥把书卷。

读书万卷不直钱,逐贫不去与忘年。

虎豹文章被禽缚,何如达生自娱乐。

形式: 古风

寄怀元翁

岁年丰稻粳,井邑盛烟火。

北园曾未窥,王事方勤我。

花枝互低昂,鸟语相许可。

观物见归根,抚时终宴坐。

搔首望四邻,诸贤皆最课。

极工簿领书,甚办米盐颗。

平生短朱墨,吏考仰丞佐。

初无公侯心,骨相本寒饿。

明窗怀玉友,清绝吟楚些。

念君方坐曹,无因奉虚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