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门外的人们在尽情歌舞,争斗成群,室内却只有清冷的风,仿佛寒冰一般。
他们并不随意地用琉璃照亮佛像,这时才明白,无尽的智慧并非来自外物,而是内在的明灯。

注释

歌舞:欢乐的歌舞活动。
斗分朋:互相竞争,结成朋党。
清风:寒冷而清澈的风。
冷欲冰:形容极度寒冷。
琉璃:一种透明的宝石,这里比喻明亮的事物。
照佛:照亮佛像。
无尽:无穷无尽,指智慧或道理。
本无灯:真正的智慧不是来自外在的指引,而是内心的觉悟。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夜晚场景。开头两句“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描述了一种鲜明对比:门外的喧嚣与室内的宁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佛时间在这里被拉长,空间也被深化。

第三句“不把琉璃闲照佛”中的“琉璃”指的是寺庙中常用的青绿色玻璃或宝石,用来装饰佛像。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气氛,似乎连佛前也不需要灯火。

最后一句“始知无尽本无灯”则点出了主题:在这无尽的黑暗中,原来不需要任何光明。这不仅是对物理世界的一种观察,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禅理,指的是心灵深处的觉悟,不必依赖外物即可达到内心的明亮。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妙的意象,展现了苏轼特有的超脱与宁静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禅理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伴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

喜逢门外白衣人,欲脍湖中赤玉鳞。

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

欲将渔钓追黄帽,未要靴刀抹绛巾。

芳意十分强半在,为君先踏水边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