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兄挽诗

邻鸡催晓破秋天,一枕邯郸便脱蝉。

应了世间如梦幻,况于酒里得天全。

鸿陂曩昔闻谣鹄,下舍凄凉念击鲜。

谁遣惊风吹雁序,不堪雪涕望新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邻家的鸡鸣声催促着秋日黎明的到来,一夜好梦如同邯郸梦般醒来,蝉声已消逝。
经历了人世间的虚幻与变迁,更何况在醉酒中寻求片刻的解脱。
回忆起往昔在鸿陂听到的天鹅之歌,想起贫寒的居所,不禁怀念那些简朴的日子。
是谁让冷风吹乱了大雁的行列,我难以承受这悲伤的情绪,只能望着新坟而泣

注释

邻鸡:指邻居的鸡。
晓:黎明。
邯郸:典故,指梦境。
脱蝉:蝉声消失。
如梦幻:比喻世事无常。
酒里得天全:借酒逃避现实的苦楚。
鸿陂:古代地名,此处泛指大湖。
谣鹄:天鹅的叫声。
下舍:简陋的住所。
击鲜:古代的一种简朴生活。
惊风:寒冷的风。
雁序:雁群的排列。
雪涕:泪如雪落。
新阡:新坟。

鉴赏

这首宋诗《伯兄挽诗》是虞俦所作,表达了对亡兄的深深哀悼之情。首句“邻鸡催晓破秋天”描绘出清晨时分,秋日寒意中鸡鸣声唤醒了诗人,暗示着时光无情,人事变迁。次句“一枕邯郸便脱蝉”借用了典故,比喻兄长突然离世,如同邯郸梦醒,蝉声不再,寓含对逝者无常的感慨。

第三句“应了世间如梦幻”进一步强调人生的虚幻与无常,与前文呼应,表达诗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第四句“况于酒里得天全”则流露出诗人试图以酒麻醉自己,逃避现实的苦痛,但又深知人生无常,无法真正解脱。

第五、六句“鸿陂曩昔闻谣鹄,下舍凄凉念击鲜”回忆过去与兄长共度的时光,如今兄长已逝,只剩下凄凉与怀念,暗指兄长生前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

最后一句“谁遣惊风吹雁序,不堪雪涕望新阡”以雁阵被惊风打断,象征兄长的离世让诗人内心悲痛,难以承受,只能在雪涕中遥望兄长的新坟,寄托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亡兄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深感叹。

收录诗词(868)

虞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余壬子秋丁太夫人忧因取藏经看阅至甲寅春以病眼且止然将及一半矣尚期晚岁毕此志愿但两年来有烦主藏上人昕公取送良劳因以一偈谢之

五千经卷乃吾心,眼力年来却不胜。

且学赵州看半藏,从教舍利说三乘。

循行数字难成佛,兀坐焚香也似僧。

此法本来无所得,多生受记有燃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余护客至盱眙忽有召命应广文有诗相庆因用韵以谢

尺一西来唤我归,扁舟正是泛淮时。

功名不复平生梦,物色能销几首诗。

去国九年嗟已老,暮途双节偶然持。

一丘一壑真吾事,惭愧夔龙集凤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余居太夫人忧三年泪枯老眼既除丧颇理故书似觉有味矣数日眼疾作此事又废殊无聊赖唯有思索诗句可以度日耳

三年涕泪剧悬河,断简残编奈若何。

纵使相看青眼在,故应添得黑花多。

衰迟把酒元无分,冷淡观书亦有魔。

掩卷相吁心自了,莫将文字问维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余秋初离庭闱冬至犹未得归夜读宛丘先生秋日忆家诗辄次韵以述旅怀

屈指西风阅岁华,半年行役苦思家。

綵衣归去亲闱好,画角吹残客梦赊。

病里中秋慵见月,醉中九日强簪花。

朅来又过书云候,节物催人一可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