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形式: 四言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美好景象,诗人以鲜活的笔触捕捉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宴会时的欢愉气氛。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这一句点明时间是在暮春之际,而“春服”指的是新做的春季衣物,“初裁”则表示这些衣物是刚刚制作完成,给人以新的、鲜亮的感觉。

“童冠八九,于洛之隈。”这里的“童冠”可能指的是年轻人戴上的帽子,而“八九”则有可能是形容词,用来形容年轻人的纯真与活力。洛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繁华的地方,“于洛之隈”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洛阳城郊。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这一句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河堤草变”可能指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河堤上的草色发生了改变,而“巩树花开”则形容树上的花朵绽放,这些生动的景象共同构筑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逸人谈发,仙御舟来。”这里的“逸人”可能是指诗中的主角或作者本人,“谈发”有闲适的意味,而“仙御舟来”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宴会即将开始,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间关黄鸟,瀺灂丹腊。”这一句中,“间关黄鸟”可能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方出现了黄色的鸟类,而“瀺灂丹腊”则形容一种温暖而又不失华丽的色彩,这里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美好。

最后,“乐饮命席,优哉悠哉。”这一句直接表达了宴会时的愉悦心情。“乐饮命席”意味着在宴席上尽情享受,而“优哉悠哉”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状态的感慨,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宴会时光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4)

高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因使日本愿谒鉴真和尚既灭度不觐尊颜嗟而述怀

上方传佛灯,名僧号鉴真。

怀藏通邻国,真如转付民。

早嫌居五浊,寂灭离嚣尘。

禅院从今古,青松绕塔新。

斯法留千载,名记万年春。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和薛逢赠别

剑外绵州第一州,尊前偏喜接君留。

歌声婉转添长恨,管色凄凉似到秋。

但务欢娱思晓角,独耽云水上高楼。

莫言此去难相见,怨别徵黄是顺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公斋一到人非旧,诗板重寻墨尚新。

形式: 押[真]韵

下第出春明门

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深谢灞陵堤畔柳,与人头上拂尘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