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胡舜元赋稿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谁知后来者,还似老成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长久地阅读一篇佳作,感叹间已过了十日。
谁能料到,后来的人竟也像成熟的成年人一般。
古老的教诲时常温习,美好的言辞每日更新。
我惭愧无法推荐,只能空自欣赏这如同麒麟般的才华。

注释

长篇:指篇幅较长的文章或诗篇。
旬:十日为一旬。
谁知:出乎意料。
老成:成熟稳重。
古训:古代的教诲或智慧。
时习:时常温习。
英辞:优美的言辞。
日新:每日都有新的进步。
称荐:推荐称赞。
天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觏的作品,名为《回胡舜元赋稿》。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成就的一种反思与自省。

"一把长篇读,惊嗟即过旬。"

这里,"一把长篇"指的是一部厚重的书籍或文章,"惊嗟"表达了阅读时的震惊与感慨,而"即过旬"则意味着时间飞逝,一转眼已过去十天。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对知识学习的渴望,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谁知后来者,仍似老成人。"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后辈子孙是否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和成就的一种怀疑与忧虑。"老成人"指的是有着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这里暗示着即便是年轻一代,也可能无法超越前人。

"古训但时习,英辞当日新。"

这里的"古训"指的是古代的智慧与教诲,而"但时习"则强调了学习这些智慧的紧迫性。"英辞"代表着美好的言辞或文章,而"当日新"则意味着应当每天都有新的创作。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不断学习和创新的一种呼吁。

"惭无称荐力,空此见天麟。"

最后这两句则是作者自谦之词,表达了自己虽然努力学习,但仍感到能力不足以匹配所推荐的标准。而"空此见天麟"中,"天麟"指的是珍奇异兽,这里比喻着难得一见的才能或成就。整体而言,是作者对于个人才华与贡献的一种自我评估。

李觏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知识、时间和个人成就的深刻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后来者是否能够继承前人智慧的一份担忧。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回黄通诗篇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弦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等閒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回廖解元所业

昔者闻乡举,良田恐甚芜。

于今观日益,珍树已垂珠。

众恶吾虽察,谦卑孰敢踰。

圣贤明训在,只此是亨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早归

病马不妨骑,出门常便归。

见人无事说,是物与心违。

通塞元关命,驱驰转觉非。

莫教尘里汗,坏却箧中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早夏偶作

閒愁不觉过年光,强半精神似醉乡。

几度雨来成恶热,有时云断见斜阳。

古人事业尘空满,故国园林草自长。

赖得南华怜我病,一篇齐物胜医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