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蜀港书所见

洪流一带浸长空,车路西行水向东。

落叶满江红日下,白帆如雪帆江风。

千片云帆港面开,隔江山望晋王台。

滁河渡口舟如水,应有人歌桃叶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下蜀港的壮丽景色与宁静氛围。首句“洪流一带浸长空”,以“洪流”形容水流之浩瀚,与“长空”形成对比,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接着“车路西行水向东”,巧妙地将车路与水流的方向相对比,既展现了地理特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落叶满江红日下,白帆如雪帆江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美。落叶随波逐流,与红日相映成趣,而白帆在江风的吹拂下,如同雪花般轻盈飘逸,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美感,也赋予了画面以生命力。

“千片云帆港面开,隔江山望晋王台。”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千片云帆”形象地描绘了众多船只在港口展开的景象,而“隔江山望晋王台”则通过远眺的方式,将视线延伸至远方,增加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滁河渡口舟如水,应有人歌桃叶来。”这两句将目光聚焦于滁河渡口,以“舟如水”形容渡口的繁忙景象,同时暗示了渡口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场所。结尾处的“应有人歌桃叶来”,借用古代歌曲《桃叶歌》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下蜀港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历史的深邃思考。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龙潭路望隔江桃叶山

隔江有名山,佛狸曾驻马。

饮马可渡江,天堑阻山下。

汤汤限南北,长江终古泻。

一朝王气终,隋师盈陈野。

美人传艳声,至竟亡陈社。

江上晋王冈,曾此受降者。

异代送青山,一井贻黄瓦。

抱膝张丽华,细腰同一把。

桃叶歌声哀,玉树歌声冶。

迎接过江来,桃根亦难舍。

一望瓜步空,谁将金粉写。

山水尚依依,无愁有泪洒。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望见摄山

六朝烟柳六朝鸦,路近金陵问酒家。

青石满山红树远,大江如练到栖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栖霞山

金陵三十里,山色从此分。

松根蟠古石,石骨仍嶙峋。

云霞出空际,半壁馀龙纹。

离宫连梵宇,自昔何缤纷。

一旦驰道荒,落红送斜曛。

山灵阅兴废,人世叹尘氛。

舍宅明僧绍,传作陶隐君。

虚声齐梁代,岂诚麋鹿群。

后有真隐者,名氏不可闻。

著书亦埋地,怀哉张白云。

形式: 古风

过尧化门及太平门车站

钟山叠叠路迢迢,海客踪随江上潮。

尧化门西秋色远,飞桥三折度虹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