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尧化门及太平门车站

钟山叠叠路迢迢,海客踪随江上潮。

尧化门西秋色远,飞桥三折度虹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连绵起伏,道路漫长遥远的景象,海客的足迹随着江上潮水的涨落而移动。在秋天的景色中,尧化门西边的景色显得格外深远,一座三折的飞桥横跨在空中,如同彩虹的腰带一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中的“叠叠”、“迢迢”、“秋色远”、“飞桥三折”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壮丽而又静谧的画面,体现了清代诗人洪繻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三台洞

一洞入山腹,一洞凌苍穹。

宛转最高顶,缥缈悬虚空。

下压扬江水,上卓玉皇宫。

俯首江山小,两腋挟天风。

三磴千百折,蚁穴出游龙。

金陵在何处,一气连溟濛。

蜀江万里来,吴地一线中。

浦口九龙山,帆片如飞蓬。

江上八卦洲,点点覆青枫。

仪真与六合,目尽不可穷。

咫尺燕子矶,呼吸天可通。

栏杆落鸟背,平视太阳红。

长啸下高阁,放棹大江东。

形式: 古风

登燕子矶

渺然临大江,凌空欲飞去。

洪流挟长峰,千里一蹲踞。

江左几兴衰,陈迹自何处。

今日乌龙山,昔时五马渡。

夷吾幕府起江东,今见翠微纷无数。

燕子洲兆燕棣祥,傅翼来自燕山路。

从此一江内外分,沧桑陵谷俱非故。

三国六朝事已空,两淮四辅谁为固。

水龙岸虎来石头,司马佛狸竞瓜步。

几时不以天堑鸣,江心出没惟乌兔。

此矶不比采石矶,亦不可比金焦与北固。

昂然邀得翠华临,山水盛名亦虚傅。

矶上右顾黄天荡,矶左远顾乌江戍。

千古江山大战争,尽供此水东流注。

一拳石觜閒徘徊,烟水茫茫望中赴。

回头欲入观音门,夕阳斜挂江边树。

形式: 古风

登鸡鸣山

不见功臣庙,惟见功德寺。

射雉彼何人,鸣鸡闻此地。

同泰馀故基,舍身复谁氏。

萧梁往事空,台城留位置。何处景阳宫,井◆有遗腻。

突兀志公台,钟声出深閟。

覆舟山色青,玄武湖光翠。

已洗六朝痕,尚含六朝粹。

望见青溪流,绮合秦淮里。

烟市俯下方,万片瓦麟次。

寺后豁蒙楼,荒洲风景异。

江上乌龙峰,时送遥青至。

迢递下山邱,不尽白门思。

形式: 古风

登雨花台

西望杳杳天阙山,东望大江去不还。

金陵故宫自何处,石头钟阜如长干。

兹冈锁钥城南关,遥撑半壁成重磐。

采石军声撼建业,古今争夺此弹丸。

梁武讲经于此间,天花法雨散华鬘。

青丝白马来侯景,朱雀乌鸢出大圜。

此台旧事不堪忆,高座寺边馀暮色。

吊古何须感废兴,即今且复埋荆棘。

梅岭已荒内史亭,石冈已铲谢公迹。

孤垒犹留战后氛,二泉空话茶时客。

嗟乎,绝好江山可游观,兵燹一动无翠峦。

于今寰海再鼎沸,岂得江淮一水安。

我从高处望中原,南北山门白日残。

岷江万里来秋色,缥缈海东生暮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