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年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但有羸兵填渭水,更无奇士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

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大道上到处是漂浮的木杵,如同河流,边疆的天空被黄云笼罩,战马闲置。
只剩下瘦弱的士兵填充着渭水边,没有杰出的人才从商山出现。
田园已被繁华的尘世所淹没,兄弟姐妹相逢只能在刀剑交错之中。
向西遥望皇帝的仪仗还未返回,眼泪只能默默打湿剑上的花纹。

注释

九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漂杵:水中漂浮的木杵,形容洪水。
塞上:边疆。
黄云:象征战争的阴云。
羸兵:瘦弱或疲惫的士兵。
渭水:河流名,位于陕西。
商山:地名,古代隐士常居之地。
红尘:繁华的尘世,象征世俗生活。
弟妹:兄弟姐妹。
白刃:刀剑,代指战场。
翠华:皇帝的旌旗,代指皇帝。
殊未返:还未回来。
剑文斑:剑上的花纹,这里指剑,也暗含战争的痕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片战争与荒凉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事的沧桑,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带来的毁灭与哀伤之情。首句“九衢漂杵已成川”以巨大的水流比喻战争的冲击力,渭水泛滥,城市变为河川,表现出战乱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

“塞上黄云战马闲”则是对战争氛围的描绘,黄云与战马形象鲜明地勾勒出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的停滞。这里的“闲”字用得极妙,既表达了战争暂时的宁静,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哀。

“但有羸兵填渭水,更无奇士出商山”两句,则是对战乱中英雄辈出的缺失进行感慨。羸兵即残兵败将,填满了河流,而能在这乱世中挺身而出、成就一番事业的英雄人物,却再无出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战争破坏和英雄匮乏的哀叹。

“田园已没红尘里”展示了战火下的田园荒废,农耕生活被战乱所覆盖,而“弟妹相逢白刃间”则是对亲情在战乱中遭受践踏的凄凉描写。兄弟姐妹在刀剑交错的战场上重逢,这一幕无疑是战争带来的最大悲剧。

最后两句,“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诗人面对着远方的翠华山(商山),心中充满了对往日繁华和英雄时代的怀念。泪痕未干,剑上的斑驳纹理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战火与英杰,而眼前的现实却是如此的荒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事变迁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战争毁灭性、英雄缺失以及个人情感遭受践踏的深切哀伤。

收录诗词(374)

韦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 字:端己
  •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 生卒年:约836年- 约910年

相关古诗词

鸡公帻

石状虽如帻,山形可类鸡。

向风疑欲斗,带雨似闻啼。

蔓织青笼合,松长翠羽低。

不鸣非有意,为怕客奔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使院黄葵花

薄妆新著澹黄衣,对捧金炉侍醮迟。

向月似矜倾国貌,倚风如唱步虚词。

乍开檀炷疑闻语,试与云和必解吹。

为报同人看来好,不禁秋露即离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人岁宴旅舍见寄

积雪满前除,寒光夜皎如。

老忧新岁近,贫觉故交疏。

意合论文后,心降得句初。

莫言常郁郁,天道有盈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和人春暮书事寄崔秀才

半掩朱门白日长,晚风轻堕落梅妆。

不知芳草情何限,只怪游人思易伤。

才见早春莺出谷,已惊新夏燕巢梁。

相逢只赖如渑酒,一曲狂歌入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