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
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
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
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或道侣准备离开,前往遥远的蜀地(今四川地区)的场景。开篇“瓶钵绕禅衣,连宵宿翠微”表明他已整理好行囊,准备踏上旅程。"树开巴水远,山晓蜀星稀"则描绘了他即将踏上的道路和目的地的自然景象,巴水流长,蜀地山高,晨曦微露,星辰渐隐。
接着“识遍中朝贵,多谙外学非”显示诗人对这位禅师或道侣的了解,他在中土(即中国中原地区)广有交游,又通晓外来之学问。最后“何当一传付,道侣愿知归”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一种期望或祝愿:希望有一天,这位禅师或道侣能将自己的学问和智慧传授给他,让他也能达到归宿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寂寥幽深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或师长的敬仰与不舍。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古堤迎拜路,万里一帆前。
潮作浇田雨,云成煮海烟。
吏闲唯重法,俗富不忧边。
西掖今宵咏,还应寄阿连。
梦别一仙人,霞衣满鹤身。
旌幢天路晚,桃杏海山春。
种玉非求稔,烧金不为贫。
自怜头白早,难与葛洪亲。
出山车骑次诸侯,坐领图书见督邮。
绕郭桑麻通淅口,满川风景接襄州。
高城鸟过方催夜,废垒蝉鸣不待秋。
闻说元规偏爱月,知君常得伴登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