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谢主簿骚体

山棂静兮悲凝凉。涧轩掩兮酒涵霜。

曾风激兮绿苹断。积石闭兮紫苔伤。芝原寂少色。

筠庭黯无光。沐予冠于极浦。驰予佩兮江阳。

吊秋冬之已暮。忧与忧兮不忘。使杜蘅可剪而弃。

夫何贵于芬芳。

形式: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江淹的《庾信美质》中的应谢主簿骚体,写于南北朝时期。从鉴赏角度来看,这是一首抒情咏叹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悲凉心境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山棂静兮悲凝凉”一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山棂,即树林中的枯叶,静寂而又带着悲凉之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画面。接下来的“涧轩掩兮酒涵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氛围,涧轩指的是溪谷间的小桥,小桥被白霜覆盖,像是时间的痕迹。

“曾风激兮绿苹断。积石闭兮紫苔伤。”诗人通过对过往风暴和现今石头、苔藓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改变与毁灭感。曾经的狂风已然平息,而留下的只是断裂的绿苹(一种野草)和被紫色苔藓覆盖的积石,这些都象征着岁月的磨损。

“芝原寂少色。筠庭黯无光。”这里,诗人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芝原(芝草生长的地方)失去了往日的繁盛色彩,而园中筠篱也显得黯淡无光,这些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已经逝去的哀叹。

“沐予冠于极浦。驰予佩兮江阳。”诗人提到自己在极浦(远离的地方)戴上花冠,在江阳驰骋,佩带着往日的装饰,这些都是对美好时光的缅怀和追忆。

“吊秋冬之已暮。忧与忧兮不忘。”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于逝去季节的哀悼,以及自己内心深处无法忘怀的忧伤。

最后,“使杜蘅可剪而弃。夫何贵于芬芳。”则是对那些可以被舍弃的繁华(比喻人世间的荣耀和名声)进行反思,询问它们与持久的芬芳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于荣耀易逝、物是人非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134)

江淹(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 字:文通
  • 籍贯: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
  • 生卒年:444—505

相关古诗词

步桐台诗

客子畏霜雪,忧至竟悠哉。

绮帷生网罗,宝刀积尘埃。

思君出汉北,鞍马登楚台。

岁彩合云光,平原秋色来。

寂听积空意,凝望信长怀。

蕙芬自有美,光景讵徘徊。

山中忽缓驾,暮雪将盈阶。

形式: 古风

赤亭渚诗

吴江泛丘墟,饶桂复多枫。

水夕潮波黑,日暮精气红。

路长寒光尽,鸟鸣秋草穷。

瑶水虽未合,珠霜窃过中。

坐识物序晏,卧视岁阴空。

一伤千里极,独望淮海风。

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还故园诗

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

古今虽不举,兹理亦宜伤。

山中信寂寥,孤景吟空堂。

北地三变露,南檐再逢霜。

窃值寰海辟,仄见圭纬昌。

浮云抱山川,游子御故乡。

遽发桃花渚,适宿春风场。

红草涵电色,绿树铄烟光。

高歌傃关国,微叹依笙篁。

请学碧灵草,终岁自芬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陆东海谯山集诗

杳杳长役思,思来使情浓。

恒忌光氛度,藉蕙望春红。

青莎被海月,朱华冒水松。

轻风暧长岳,雄虹赫远峰。

日暮崦嵫谷,参差彩云重。

永愿白沙渚,游衍遂相从。

丹山有琴瑟,不为忧伤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