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于越诸生稷下来,梧宫重起读书台。
薛君世业推经学,齐客家传让史才。
北海风流天上座,云门秋色镜中开。
菰芦更有人相问,为道登龙御李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为青州志成薛生重访别并拜访元美时所作的赠诗。诗中描绘了薛生重在青州重建读书台的情景,以及其深厚的经学和史学造诣。薛生重的家传与齐家相比,展现了其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诗中还提到北海的风流人物齐聚一堂,云门山的秋色如同镜中一般美丽。最后,诗人以“菰芦”象征隐居之地,表达了对薛生重的敬意,并期待他能继续在学术上有所建树,如同登龙御李一般,即比喻薛生重能够像御李一样,在学术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整首诗充满了对薛生重学术才华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学术成就的期许。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使君经术有馀师,元凯家传左氏辞。
东海大风回骋翰,少阳寒色动褰帷。
按图冠带还千里,问俗春秋自一时。
况是郡城常下凤,文章兼似羽毛奇。
绣斧光清瘴海云,行台甘露柏纷纷。
九天骢马人争避,五色神羊气不群。
白简风生偏起粟,皂囊秋净总垂文。
侍臣岂让东方朔,千载芙蓉奉圣君。
兰台使者忆长安,万里云霄揽辔看。
忽报三危开玉树,谁分双掌注铜盘。
霜凝合浦明珠出,风动增城瀑布寒。
清节满朝君不信,流光偏缀惠文冠。
前朝知政四留馀,廷尉为堂取自书。
潘令官衔犹散骑,于公门第早容车。
法星傍斗悬高座,佳气如云护直庐。
海内称平逢此日,主恩先已未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