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三首(其二)

商量欲觅九还丹,母病如丝求艾难。

赢得画工浓淡笔,留将一副后人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孝子侍奉病母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与道德的光辉。首句“商量欲觅九还丹”以“九还丹”这一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为喻,表达了孝子对母亲健康恢复的深切渴望和对长寿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面对疾病时人类的无奈与渺小。

“母病如丝求艾难”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母亲病情的严重与复杂,以及寻找治疗方法的艰难。这里的“艾”可能指的是中医常用的草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但面对“如丝”的病状,即便是精通医术的人也感到束手无策,凸显出孝子内心的焦急与无助。

接下来,“赢得画工浓淡笔,留将一副后人看”,则转而描述了孝子通过艺术的方式纪念这段经历。他请来画师,用浓淡相宜的笔触记录下自己侍奉母亲的场景,不仅是为了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也是为了留给后人一个深刻的启示——孝道的伟大与珍贵。这种行为体现了孝子不仅在行动上尽心尽力,更在精神上追求永恒的传承,使孝行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孝道的崇高与深远,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对于孝文化的重视与推崇。

收录诗词(3)

章成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谢孝子东纬先生侍疾图三首(其三)

坊表巍巍一代旌,千夫共指旧蓉城。

苦心毕竟邀天鉴,不负慈乌彻夜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谢君冶盦以其高祖孝子公侍疾图属题,敬题七古一首奉教

弥伦天地翼纲常,首先孝悌经为详。

修齐平治皆本此,谁欤实力身担当。

吾乡夙以忠义著,人才每得江山助。

孝行人争说谢公,至今乡里尚腾誉。

同邑推官有谢子,系公五世直系嗣。

公卿宾客诗酒仙,吏隐闽江共需次。

缅怀祖德徵题诗,备述先人乌鸟私。

一幅丹青手示我,激昂慷慨扬清眉。

道是先人孝行卓,泥涂轩冕人磊落。

工书直欲驾苏黄,知医名噪江南北。

天性纯挚亦谦蔼,济时畜有三年艾。

母病风痹十八春,亲侍汤药未解带。

曾旌清代宣宗朝,天语丝伦一字褒。

愿以诗歌继邑乘,阐发幽光庶孔昭。

我闻斯言式遗像,肃然起敬心景仰。

屈指六千四百日,相依为命尽孝养。

晨昏寒暑忧患共,母痛亦痛惊厥梦。

肉可剜兮身可代,家世浑忘孰轻重。

恨不化作身外身,千万菩提呵护频。

寸草春晖断复续,假龄默默天与神。

方之古贤谁近似,望云终使闾空倚。

卧冰哭竹亦一时,常变久暂何能拟。

心香一瓣神为驰,祇恨苍苍生我迟。

不获亲承杖履教,披图亦复空尔为。

几多绣虎雕龙笔,争挥珠玉积篇帙。

掷地谁作金石声,毕竟推官善继述。

广求图诗体图意,两可风世彰大义。

愧我未足扬幽潜,俚吟勉酬桑梓谊。

形式: 古风

呈业师谢幼陶夫子

曾沐春风化雨来,举家桃李一时开。

登龙莫遂攀留愿,问字何从载绿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海上有感

风会于今渐变迁,不闻天子诏求贤。

春申江上人如鲫,广厦何当辟万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