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暑别齐纨知有日,秋生蕲竹果如期。
月明半夜似相觅,角怨五更知为谁。
风露满天河转后,江山千里雁来时。
短檠莫倦亲灯火,又见槐花黄满枝。
这首诗描绘了夏末秋初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暑别齐纨知有日”一句,写出了夏季炎热即将过去,秋天的凉意即将到来的感觉。这里的“暑别”指的是离别炎热,“齐纨”则是古代用来遮阳避暑的一种物品,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夏日结束的感知。
接下来的“秋生蕲竹果如期”,则描绘了秋天到来时,野草和竹子开始结果的情景,表现出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季节更替的准确性。
“月明半夜似相觅”和“角怨五更知为谁”两句,通过对月光下的寂静夜晚和牛角尖锐的声音进行描绘,传达了诗人在深夜中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半夜似相觅”是指夜深人静,连月亮都像是正在寻找什么一般,“五更”则是古代将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的一种计时法,这里的“角怨”则是牛在清晨时分感到寒冷而发出的声音。
“风露满天河转后,江山千里雁来时”两句,则描绘了秋季的景象,风和露水充盈天际,大河流转,而远方的江山间也传来了归雁的声音,增添了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情感。
最后,“短檠莫倦亲灯火,又见槐花黄满枝”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中的点滴之美进行了描写。尽管夜已深,但诗人依然不愿离去那温暖的灯光,同时又看到槐花盛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对时光流转、季节更迭以及对亲人思念的情怀。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舍北参天乔木长,依凭清荫护高堂。
鸟啼杳杳重阴合,风到翩翩翠叶凉。
已许孤高凌夏日,不妨坚老要秋霜。
投身麋鹿无人地,非尔烦忧未易忘。
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閒。
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
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
久厌衣冠尘土浸,赐休何苦马骎骎。
穷冬积雪春不雨,昨日残红今绿阴。
却扫不知门外事,安禅深得静中心。
读书陶令非求解,禁酒扬雄不待箴。
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
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
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
都人解与残春竞,半在西池听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