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久厌衣冠尘土浸,赐休何苦马骎骎。
穷冬积雪春不雨,昨日残红今绿阴。
却扫不知门外事,安禅深得静中心。
读书陶令非求解,禁酒扬雄不待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开篇“久厌衣冠尘土浸,赐休何苦马骎骎”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琐事的厌倦,以及希望能够得到安逸生活的愿望。“穷冬积雪春不雨,昨日残红今绿阴”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诗人可能是在感慨岁月匆匆。
“却扫不知门外事,安禅深得静中心”显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与追求,他选择性地隔绝外界的喧嚣,以此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紧接着,“读书陶令非求解,禁酒扬雄不待箴”则表明诗人的阅读行为并非为了寻求知识或是对古籍的深刻理解,而是在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同时,他也放弃了饮酒,这可能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的表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内在世界的珍视,以及通过文学与禅宗来实现心灵平衡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
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
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
都人解与残春竞,半在西池听管弦。
山城夜来雨,卧病惜残春。
暗暗鸟啼树,飘飘花去人。
地偏佳客断,官冷酒钱贫。
乘兴还骑马,田家乐更真。
塞上寒羊剪毡毛,软于春絮腻于膏。
齑盐倦客愁无褐,诗礼将军许赠袍。
雅服何妨冠苏帽,瘦腰兼称束郿绦。
想公封寄应多憾,不挂长身衬佩刀。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
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
不是耽閒散,从来懒性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