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
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
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
都人解与残春竞,半在西池听管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春天的静谧生活。开篇"三日春风尘涨天,沟泥愁污破鞍鞯"写出春天的风景,同时也反映了外界的喧嚣与自己心境的不宁。接着"扫门静闭无来客,隐几深居学坐禅"则展示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薄雨掠尘时点点,细蟾窥夜独娟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雨和晚上蟾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都人解与残春竞,半在西池听管弦"则表明诗人对外界人们争相享受春天美好的不以为然,而是选择独自在西池旁聆听管弦之声,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尘世生活,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于外部喧嚣的超然。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是一篇颇具禅意的好诗。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山城夜来雨,卧病惜残春。
暗暗鸟啼树,飘飘花去人。
地偏佳客断,官冷酒钱贫。
乘兴还骑马,田家乐更真。
塞上寒羊剪毡毛,软于春絮腻于膏。
齑盐倦客愁无褐,诗礼将军许赠袍。
雅服何妨冠苏帽,瘦腰兼称束郿绦。
想公封寄应多憾,不挂长身衬佩刀。
和风快人意,岸帻晚襟凉。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际光。
论诗得灵运,静语属支郎。
不是耽閒散,从来懒性长。
客子长安尘满裘,道人门馆自深幽。
东风拂地千条柳,春水平池数点鸥。
俯首一官真底事,倒囊三百更何求。
读书挟策君知否,失性还同博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