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东原寒食

天涯寒食,问东风、底事留连行客。

千树芳菲春不管,吹尽枝头红雪。

湖水春波,佳人锦瑟,肠断非离索。

西来一剑,不堪尘满霜锷。

凭仗谁话春愁,一尊浊酒,醉了还重酌。

尽日西归归未得,怨煞山中猿鹤。

六印双旌,两都无分,此去从吾乐。

太行佳处,布衣高卧云壑。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度过寒食节,向东风询问,为何要挽留游子的脚步。
春天的繁花盛开,却无人照料,花瓣如红雪般被风吹落。
湖面上春水荡漾,美人弹奏着锦瑟,心中的愁绪并非因离别而起。
西行而来的一把剑,沾满了尘土,剑刃上霜白如霜。
依靠何人倾诉春日的忧愁,只能借一杯浊酒,醉了再喝。
整日向西归去,却仍未到家,连山中的猿鹤也为我哀怨。
官职微小,无法在两都立足,这次离去,我只求内心的快乐。
在太行山的美好之处,我愿像平民一样,隐居于山谷之中。

注释

东风:春风。
底事:为何。
留连:停留。
千树:众多树木。
红雪:比喻花瓣。
肠断:心碎。
离索:离别之苦。
霜锷:剑上的白霜。
话春愁:诉说春日愁绪。
浊酒:劣质酒。
尽日:整天。
怨煞:深深怨恨。
六印双旌:低微的官职。
无分:无法拥有。
布衣:平民百姓。
高卧:闲适隐居。
云壑:山谷。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酹江月·东原寒食》描绘了一幅寒食时节的凄美画面。"天涯寒食"点明了季节和地点,东风似乎有意滞留旅人,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徘徊与无奈。"千树芳菲春不管",春天的繁华美景并未能驱散诗人的离愁,反而在东风的吹拂下,如同"吹尽枝头红雪",显得更加凄凉。

接下来,诗人借湖水春波和佳人弹奏的锦瑟,表达了深深的哀伤,"肠断非离索",并非单纯的离别之苦,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纠葛。"西来一剑"象征着诗人坚韧的意志,但"不堪尘满霜锷"又透露出壮志未酬的落寞。

诗人借酒浇愁,"一尊浊酒,醉了还重酌",试图通过酒精麻痹自己,却无法逃避内心的愁绪。"尽日西归归未得",表达了对归乡无望的深深遗憾,连山中的猿鹤也为他哀怨。"六印双旌,两都无分"揭示了仕途的挫折,而"此去从吾乐"则流露出诗人决定放下官场,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

最后,诗人以"太行佳处,布衣高卧云壑"作结,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这高山幽谷中过上远离尘世纷扰的宁静生活。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道路的抉择。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赋玉鸂鶒薰炉赠数学刘文卿

客窗凉夕,问故家、何物能慰岑寂。

都把龙涎三万斛,满贮宫池鸂鶒。

玉立琼洲,雪翻花臆,梦绕春江碧。

看云失水,淋漓元气犹湿。

我昨拄杖敲门,主人情重,预报春消息。

相对掀髯谈笑间,一缕飞云摇曳。

暖透天心,冷穿月窟,好个行窝客。

金盘泻露,约君同醉秋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赋鸡头

紫荷盘若,向波心、溅溅鸿头高啄。

满喙明珠三百颗,一夕秋风吹落。

沙盎圆搓,麝汤旋煮,香喷佳人嚼。

杯盘凉夜,楚江风味依约。

今岁冷淡中秋,空阶雨湿,坐久寒生幕。

草草时新聊应候,儿子灯前欢噱。

趁暖争拈,分朋斗啮,翠屑纷如削。

老夫旁看,苦吟思与韩较。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福建官舍言怀

散材无用,空拥肿、岂是入时花样。

白发苍颜官舍底,日把早衙来放。

主治官书,隐忧民瘼,拟惬澄清望。

简华霜在,顾予关甚得丧。

□□□□□□,藕丝能系,况忝为司长。

后拥前呵非不欲,梦寐山林长往。

不忆莼鲈,不怀松桂,祗为身多恙。

诸公垂顾,免教憔翠烟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蝶恋花

淇水当年麟凤渚。回首飞翔,落落风云举。

三叠阳关回首处。渭城柳色朝来雨。

今夕何年天所与。白发归来,一笑同歌舞。

醉里相将寻杖履。苕溪风月无今古。

形式: 词牌: 蝶恋花